解读“新经济”
2016-05-14张曙霞袁巍
张曙霞+袁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走近引擎迭代、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拐点,“新经济”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新判断、新理念、新战略。李克强总理也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新经济”一词备受关注和期待。在传统“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出口效用有所阻滞之际,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新引擎。
“新经济是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对接新需求、释放新需求、挖掘新需求、培育新需求的新供给,是吸收劳动力的大容器,更是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新台阶的主力军、生力军。” 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仲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新经济具有共享、创新、大众、指数等多重特性。
多重特性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用于描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包括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内容。
不同时空背景下,立足当前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我国提出的“新经济”有着全新的内涵和特征。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看来,新经济是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动组织形态三方面同时发生的综合性变化。凡符合未来趋势并能够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新形态,都可视之为“新经济”,例如网络经济、智能经济、分享经济、全球经济、绿色经济、跨界经济、新型服务经济,等等。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从发展逻辑上对新经济进行了阐释:新经济的本质是新的数据、信息、网络、创新、创意、市场、文化等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劳动、资本、技术三大要素,从而引发生产函数的连续性变化,不仅是数量的增长,还是结构的变化,更是质量的提升。
具体分析,新经济是多重新特性混合的经济,但这些特性并不完全是并列的。
分享经济是新经济的核心特征。分享深化的基础是互联。“互联不仅是连接,更多的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达到智慧的互联,增强经济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和协同能力。”仲文表示,新经济的诸多其他特性也是由互联引出的。
创新经济是新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智能制造、大数据、高端装备与材料、精准医疗、数字创意等出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新业态,都将成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迈向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市场推动,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生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给创新者最大的激励。
新经济离不开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
新经济是智能经济。利用信息技术,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大提高。
新经济是大众经济。一方面,从生产端来说,新经济时代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特别是创意工作的门槛大大降低,不少企业都是轻资产运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范围内互联、信息透明,生产者要聚集一定规模的认同者相对容易,创意成功的概率更大。所以新经济又是全球经济、分享经济。
新经济是指数经济。信息的透明、沟通成本的降低,使得交易的频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即交易拉动创意。仲文认为,新经济时代的产业、产品均呈现出一种爆炸式成长。新经济不是线性增长型的,而是指数型的。
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经济正是解决供需矛盾的良方。“互联的新经济时代,通讯文化解决了信息不透明不对等的问题,市场主体间的沟通速度很快、频率很高。”仲文表示,新经济时代,供给和需求将更匹配,与此同时,创新创意融入产业,整个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都会大大提升。
新经济还是跨界经济。产品、产业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很难给出明确的标准,所以新经济又被称为融合经济、非常态经济、非标经济、虚实一体经济。
新经济时代,管理去中心化、服务去中介化、无企业创业、无单位就业以及无主发明等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此外,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有着鲜明的风险特性。一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领先者可能很快变为落伍者,存在所谓“先行者的诅咒”;二是技术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三是政策风险,企业不容易把握政策底线,容易面临“监管死”的困境;四是盈利难以预期,能否盈利且可持续,大多取决于用户足够的黏性与忠诚度。
总体而言,新经济是对旧经济系统性的切换,全面改变了技术线、产业结构、组织形态,并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空间的再造。
四大驱动
十八大以来,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日渐清晰。
新的发展理念下,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正悄然出现,新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出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开始撑起GDP“半壁江山”,2015年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表现抢眼。
在上海、深圳等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崛起。深圳涌现出华大基因、大疆、光启、柔宇、矽递等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创造型企业。
概括而言,新经济的驱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这四方面内容,不仅将在下一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发挥骨干作用,并将助力我国在与发达国家新一轮竞争中形成后发优势。
首先,新技术是新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石。
相比世纪之初,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正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
同时,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机器人、生物技术、交通运输和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2015年,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衍生出无限的商业开发价值。例如,2000年我国互联网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只有2250万和8453万,到2015年底,已分别达到6.88亿和13.06亿,增长30.6倍和15.4倍。
“这意味着,人均拥有信息量、知识量以及应用能力急剧提高,强化了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分享、共享信息资源,为创造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分享新经济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平台。”胡鞍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第二,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当前的新产业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是新经济最为关键的增长点。
例如,电子商务产业,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为38773亿元,同比增长3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阿里巴巴,仅在2015年的“双十一”,全球销售额超过912亿元,产生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2个。
第三,新业态包括“智能制造”、“从制造到制造+服务”、“从服务到服务”等新形态。新业态的出现,一方面孕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为传统产业注入生机。
作为制造业大国,如何通过智能化转型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的关键。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要求很高,比如,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要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实际上是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变革。
利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选择。在传统家电行业,“智能制造+互联网”结合已经成为风潮。格力、海尔、美的、海信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此外,智能机器人、新型显示、3D打印等发展迅速。
“从制造到制造+服务”是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也称制造业的服务化。 设计、制造、营销一条龙,例如,卫星导航、车联网、智慧医疗等业态就是典型的制造业服务化。
“从服务到服务”的跨界融合服务新形态则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移动医疗、在线教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
第四,商业模式推陈出新。
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互联网精神(平等、开放、协作、分享)和大数据技术正在颠覆和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贯穿于各种业态和产业链中,延伸出不同的产品形态、不同的收益模式,例如O2O、C2B、跨界经营、虚拟经营等。
“下一步的新经济,更多的要围绕着人工智能环境下,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来寻找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应用创新,带动全新的消费,更多的商业模式可以被创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增长新引擎
新经济的提出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密切相关。
随着新常态到来,基建、房地产投资减速,钢铁、水泥、煤炭、建材等传统行业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利润率逐渐降低,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凸显。此外,全球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动荡,对出口形成掣肘。
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已成为历史,亟需引擎迭代,结构调整。
“新经济是新动能的源泉,新经济闪亮登场,新动能才会澎湃前行,新旧动能才能顺利交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范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去年以来,“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不断落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悄然崛起,成为对冲下行压力、护盘兜底的重要力量,更带动我国迈向一个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的引擎作用已经得到数据支持。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和10.2个百分点。
各大新兴产业、业态发展迅猛。例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倍,市场热度不断提升;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国内智能电视2015年销售量达3400万台,销售额达1250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30.7%,销售额同比增长31.5%;2015年,全年网络消费增速31.6%,比整体消费快20.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206.7亿件,增长48%。
这一态势正在延续。根据莫尼塔和BBD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新经济指数(试行版)》显示,今年2月,中国的新经济占整个经济比重为31.8%,相较上个月上升4.8个百分点,增长源主要来自资本和科技的投入。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过程中新旧动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智能制造、大数据、高端装备与材料、精准医疗、数字创意等出现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新经济概念,都将成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几年,新经济将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构成。
但需注意的是,当下国内的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也包括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胡鞍钢认为,新经济与旧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经济体的两个方面。既有新经济的爆发性增长,也有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跃迁;既有以新经济促进旧经济升级,也有旧经济促进新经济扩散。无论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都要不断地引入创新要素、技术要素、知识要素。
仲文表示,关闭“僵尸企业”,应该将机器设备、资金、人员换一种用法,提高效率,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形成新动能。仲文举例,像钢铁、煤炭行业中需要被清理的僵尸企业,可以通过为下岗的拉货工人提供平台,形成诸如“滴滴货运”这种新业态。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经济,需要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二者耦合发展。不少地区正在结合当地原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布局打造新经济。例如,辽宁的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安徽的量子通信,湖北的新材料、智能穿戴、移动互联网,贵州的物联网,重庆的基因检测、智能汽车,等等。
科技创新引领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5年秋发布的一项报告称,创新是中国未来十年能否保持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025年前,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活动对中国经济每年的贡献预计可达1~2.2万亿美元。
没有创新,新经济是无源之水。“创新”成为高频热词,深入各地执政理念。《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在有关省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出现了88次“创新”,江苏、上海均出现了70次“创新”,少者如黑龙江、海南,也出现了20多次。
首先,科技创新被放在核心位置。
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R&D经费占GDP比重为2.1%,并未实现“十二五”期间达到2.2%的目标。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要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60%。据了解,创新型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普遍高达70%以上,美国和德国甚至高达80%。
不少地方政府明确了这两大具体指标。广西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山东这一目标为2.6%,江苏、浙江、广东的目标为2.8%。上海的目标是保持在3.5%以上,北京保持6%左右。福建则表示,“十三五”时期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在科技进步贡献率方面,甘肃、宁夏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广东提出,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75%和60%;江苏提出,“十三五”时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第二,为发挥人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各地大力倡导和扶持“双创”。江苏今年将扶持大学生创业1.6万人,扶持农民创业3万人,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安徽将开展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扶持30个国内外一流创新创业团队。
第三,各地产业结构布局也正在发生变化。多地提及新兴产业布局,包括智能制造、云技术、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并提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例如,江苏提出,以跨界融合为着力点,提高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智慧江苏”建设,打造一批互联网产业园和众创园、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浙江则提出,到2020年布局在役工业机器人超过10万台,“浙江制造”标准达到500个以上,建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云服务和产业大数据平台。
预先布局很重要,但关键在于落实。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尤其要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更多企业构建研发和创新平台,实现全覆盖,并依托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只有让企业建立一流的研发平台,创新型领军企业才会涌现。
打造新生态
目前国内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有极强的要素集聚能力,但尚处于萌芽阶段,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新经济的培育和成长,离不开打造创新生态。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市场,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是市场体系比较完善、机制健全。而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创造良好的生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给创新者最大的激励。在具体产业和产品发展创新上,要靠企业通过独特的市场嗅觉,将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市场竞争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应做好“放、管、服”。
首先,要多“放”。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给予相关企业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允许其先行先试,多探索多创新。
“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和简政放权。
要推进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大力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价格改革的目标是真正由市场价格来引导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国家发改委近日表态,2016年加快推进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清理规范不合理收费,健全成本价格监管制度。
三是通过简政放权、减少管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5年,已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推进让更多主体投入到新经济的创造中,去年全国每天诞生企业1.2万户。
对于新模式、新业态带来的经济风险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在建立完善的诚信机制、开放、弹性的监管体系上下功夫。例如,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浮躁和追求短期利益的情况,甚至有不少公司打着互联网和P2P的幌子非法集资。在要求行业自律的同时,从监管层面来说,应尽快出台监管细则并明确监管主体,并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执法体系等,多角度“加码”监管。
以网络约车为例,作为“互联网+出行”产物,“网约车”在满足人们个性出行需求的同时,在司机资质认证、乘客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饱受争议。
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保持经济活力?这首先将考验监管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