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歌剧《运河谣》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特征探析

2018-10-22朱晏锋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艺术特征

朱晏锋

摘 要:我国的民族歌剧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比较大,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通过艺术家们努力的探索以及不断地创新,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于中国的艺术家们来说,他们在创作手法上除了运用在西洋歌剧中常用的一些手法之外,还将我国传统戏剧的创作手法和现代话剧的各种表演元素运用其中,例如著名的歌剧《白毛女》、《江姐》等。这些作品通过自身所独具的魅力展现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运河谣》则是一部优秀原创民族歌剧,而且是我国的艺术家们全力打造的第一部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歌剧。这部歌剧的作曲家是印青,编剧是黄维若、董妮夫妇二人,导演则是国内知名导演廖向红担任。这部歌剧所采用的是将本土的创作同现代创作进行紧密结合的方法,无论是从内容方面来看,还是从创作手法方面来看,同之前的歌剧艺术性相比都有了全新的创新及突破,尤其是演唱方法方面所采用的全部是民族唱法,而且在音乐的创作元素方面、服装道具方面等都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风韵。这部歌剧发生的年代是明朝萬历年间,主要讲述的是以唱曲为生的水红莲、江南书生秦啸生和盲女关砚砚在大运河上所发生的动人故事。笔者通过个人对于歌剧的专业学习,分别从《运河谣》中音乐性与戏剧性的表达、时代性与创新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民族歌剧所具有的特点。

关键词:民族歌剧 艺术特征 自时代特征

从本质上而言,大运河是一个跨地域的概念,其音乐从整体上而言所体现出来的便是它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形象。该部歌剧的作曲家印青在谈到《黄河谣》的创作时曾经说过,这部作品需要经过很多地方的文化,因此绝对不可能就某一个具有地方特征的音乐来代表这一整条运河,其需要的是将中国南北文化进行一种结合进行音乐的创作。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运河谣》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之中采用了诸多的民族元素,同时对各种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元素进行了融合,因此其艺术特点十分鲜明、突出。

一、《运河谣》中音乐性以及戏剧性的表达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的文艺审美传统便是听曲看戏,对于歌剧审美自然也不例外。在歌剧之中,剧情就如同人类的骨骼,音乐便是其灵魂。一部歌剧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终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必须要建立在音乐以及戏剧统一的发展基础之上。《运河谣》作为一部民族歌剧,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主打旋律,优美的令人怦然心动的旋律成为了其最为主要的特色。与此同时,这部歌剧在情节方面比较曲折、在情感方面比较波折,引人入胜,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观众。在这部歌剧之中,任何一段音乐语言都在一种特定的戏剧情境之中不断展开,另外,每一个戏剧动作也都在相应的音乐之中得以充分地实现,因此音乐性和戏剧性的共同发展便成为了该部歌剧最为主要的艺术特色。

1.音乐与戏剧的贯穿发展

首先是运河主题。这部歌剧的名称是《运河谣》,其所讲述的故事便是发生在一个古老的运河之上,故事的见证者便是运河川流不息的流水。序曲之后运河的主体便呈现出来,由竖琴琵琶式的伴奏织体犹如河水一般流淌,这是对于运河水波纹荡漾的一种刻意地模仿,在弦乐组的这种烘托之下来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而选择运河来作为主题则赋予了运河水鲜活的生命力,将运河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如此一来,这一戏剧意象在整个戏剧发展的过程中便具有了非常鲜明的性格,继而将运河的形象生动地塑造了出来。运河的主题以及其形象是通过女子合唱的形式在歌剧之中多次出现的,作为该部歌剧的一条明线从头贯穿始终,使得整个故事都是在运河的背景之下来展开的,既起到了介绍人物、对氛围进行渲染,尤其起到了情绪的营造以及对剧情进行衔接的作用。

运河水所具有的音乐形象以及戏剧形象是根据剧情的这种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第一场序幕拉开之时,运河水呈现出一片平静和祥和,在为观众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歌谣;第二场男女主人公相爱之时,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温馨以及浪漫等等,让观众跟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音乐的变化充分感受到了运河在这部歌剧之中所具有的作用。

其次是爱情主题。在这部歌剧的第二场中,水红莲同秦生共同划船出来,在如同流水一般的音乐声中开始来吟唱《运河谣》,在吟唱的过程中,秦啸生对于水红莲那发自内心的爱慕充分展现出来,聪明活泼的水红莲也在对白之中对秦啸生进行了回应,《千年修来难同当》这首对唱曲目则是全剧爱情主题的一个引子。在这首对唱曲中,二人对自己的爱恋相互进行倾诉,乐队适时地将旋律推向了高潮,让人感觉到了二人那不同一般的炙热爱情。主人公的演唱和交响乐进行了完美地融合,将爱情的美好展露无遗。

总而言之,贯穿式的发展手法是这部歌剧最为突出的一个总体特征。运河的主体以及其形象是一条明线,通过歌剧的形式将其贯穿在这部歌剧的始终,通过水灵的不断演绎,将运河的形象化作了观众视觉上的一幅优美而具有灵动性的画卷,将歌剧的戏剧结构呈现出来,不断引导剧情继续向前发展。在这部歌剧之中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爱情主体,这是情感发展线索,使得整部歌剧具有非常浓郁的抒情氛围。

2.宣叙性手法的应用

歌剧《运河谣》的创作避开了宣叙调,同时也没有采用话剧加演唱这种常规模式,其所采用的是一种创新了的汉语四声的旋律创作方式,这样一来就使得音乐和语言进行了一种紧密结合,使得演员的演唱能够在音符上面来说话,通过音乐直接铺陈整部剧作的戏剧性。

在这部歌剧之中,将宣叙性体现地最为淋淋尽致地便是恶霸船主张水鹞。在剧中,这是一个恶贯满盈的船主形象,他所使用的音乐是整部歌剧之中唯一个没有采取优美五声民族调式来进行创作的人物,而是采用了一种朗诵式的旋律,这样一来就使得其具有非常强烈的宣叙性。例如这个人物一出场所展现的便是一种非常凶狠的形态,一张口便是脏话,将李小管骂作“蠢猪蠢羊蠢狗”。其中,三个“蠢”字在音高上是保持不变的,而猪、羊、狗则在音调的创作上分别使用了下行纯四度音程、上行大二度音程和上行大二度接下行纯四度音程,致使听觉效果完全符合我们中华汉语韵母四声的语言特点,民族特性鲜明,观众更易听懂听清歌词。

二、《运河谣》的时代性与创新

《运河谣》是一部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歌剧,讲述的又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因此在创作以及编排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传统的因素在里面,在传统的基础上,当然也需要进行创新,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则是《运河谣》创作的初衷。

1.以小见大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歌剧《运河谣》同我国创作的其他一些现代歌剧进行比较,其并未选择大题材,选择的是通过人工挖掘而成的京杭大运河,并非代表中国形象的长江以及母亲河黄河。从题材的选择来分析,则是具有几分人性色彩的。从人物设置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例如水红莲、秦啸生、关砚砚等都是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之下生活在最底层的一些人物,就是这样一群小人物,在这样的一个小背景之下,由创作者将其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为我们创作出了一个令人唏嘘感动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在这个爱情故事之中,很容易让观众从其中发现并找到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缩影,所以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便成为了该部歌剧最为突出的一个创新之处。

首先,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运河谣》的故事背景是京杭大运河,充分地反映了在运河上日夜劳作的水手、纤夫的艰辛生活。另外,还有艺人、书生以及那些手工业者,这些全部都是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他们已经从我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经济形态之中走出来,是我国现代手工业以及商业的起源。这部歌剧的剧情故事以及人物设置都是以京杭大运河所蕴含的浓厚人文背景来作为基础的,让广大观众在观看歌剧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条运河所带来的独有的魅力。

其次是南北丰富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京杭大运河从杭州起航,抵达北京城,沿途经过苏州以及山东等地方。在歌剧《运河谣》中通过云海上漕运客货船上所发生的一些故事来作为小背景,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南方音乐的那种温柔细腻,北方音乐豪迈粗放都有所体出现。

再次是对人间大爱的歌颂。这部歌剧之中,通过四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命运来作为主线。这四个小人物的情感之中还体现出了一种人性的大爱,是对普通民众大爱大义的一种歌颂,尤其是剧中水红莲形象的塑造,她既不是革命英雄,又并非民族战士,她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地不能在普通的唱曲的艺人。对这种小人物的塑造正是编剧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一种颂扬。在这部歌剧之中,水红莲为了那一对没有人照顾的盲女母子,将自己对于儿女的私情隐藏起来,将生活最底层的命运多舛的卑微凡人那种高尚的品格展露无遗。

2.音乐的时代性

在对这部歌剧的作曲家印青进行采访时,他这样说:对于这部歌剧的音乐在创作上我力求创新,首先它要与过去经典的民族歌剧比如《江姐》、《白毛女》等要有所区别,同时同西洋歌剧自然也是有所不同的。要使用中国当代的、现代的各种音乐语言来讲述几千年之前的那些故事,使得整部作品要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当然,所谓的时代感并非指的是目前的那些流行音乐。在音乐创作的技术方面,没有过去传统戏剧中的音乐,即不带丝毫的拖腔,唱完了便立即结束,干脆利索。这就是这部歌剧音乐所具有的时代性,不会弯弯绕绕,也没有复杂的形式,而且还有很强的美感。观众听了之后都能够感觉到现代音乐的元素,当然其中也有传统音乐的元素。这样一来,通过音乐就能够充分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戏剧性。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之中,丝毫感觉不到疲惫,始终都处在一种对美的欣赏之中。

3.歌剧《运河谣》的创新

首先,是唯美与简约共存的舞美设计。对于西方歌剧艺术舞台布景而言,其所最为重视的便是写实,但是在歌剧《运河谣》之中,舞美虽然也是以实景为主,但是与此同时还将写意加入进去。从整个舞台设计的情况来看,在剧中的船以及桥都是按照现实生活实际大小的尺寸制作的,这无疑是西方写实主义的一种体现,另外楼梯、瓦罐、床等也都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呈现在舞台之上的。但是在这部歌剧中还运用了LED大屏幕,这无疑成为了这部歌剧最为突出的一个亮点所在。大屏幕的使用使得整部歌剧的诗意气氛得到了一种很好地营造,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进行了烘托。现代化元素的融合在歌剧的表演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也是这部歌剧演出的时候让人眼前一亮的一个关键因素。歌剧一开场,LED大屏幕便出现了京杭大运河的杭州部分,对故事发生的年代以及当时的民俗民风进行了交代。第二场中,原本的书生秦啸生变成了一个纤夫,在其拉纤的时候,大屏幕化作了运河边的一条纤道,画面感极强,伴随着他脚步的移动,场景又变成了一个码头。这样根据人物的心理和剧情的不同变化而随时变换的背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除了运用LED大屏幕之外,在这部歌剧之中的舞台机械设计也能够充分配合整个剧情的不断发展,因而使得舞台效果更为生动形象。例如在上半场收尾的时候,船行到瓜洲闸,因为在过闸的时候河水所产生的波动非常大,所以船身出现了上翘的情况,而在水红莲放火烧船之时,船体则下沉,这种舞台设计使得整部歌剧的演绎充满了灵动,使得过去国产歌剧舞台呆滞的局面得以彻底改观。

在歌剧《运河谣》中,运用虚实相结合的舞台设计,仅仅使用了一桥、一船以及一幕就把京杭大运河南北不同的场景全部进行了展现,毋庸置疑,这种创新形式和制作手法是未来我国在歌剧创作时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4.中西合璧的重唱创作手法

在任何一部歌剧之中,重唱的部分是为了在同一个时间表现剧中每个角色的情感纠葛以及内心复杂思绪而存在的。在《运河谣》之中,曲作者将西方歌剧之中最能展现音乐戏剧特质的重唱创作发挥的游刃有余,其中有水红莲、秦啸生、关研研的三重唱,另外还有二重唱、四重唱等等。同之前的民族歌剧重唱创作有所不同,该剧即将中国民族音乐之中所独有的鱼咬尾的手法进行了使用,同时又借鉴了卡农的复调手法。这两种手法交错进行,使得重唱既能够将剧中人物鲜活的个性明显地体现出来,同时又使得歌剧的整体一环紧扣一环,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剧情的戏剧性变化和冲突,而音乐的层次性更有一种连绵不绝之感。

无论是对于舞台布景的创新手法和音乐时代性的集中体现,还是重唱创作手法的这种中西合璧,对于歌剧《运河谣》的所有创作者而言,无疑都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是一种对传统格局的创新,也是使得歌剧作为一种古典艺术朝着现代社会迈进的一种大胆尝试。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艺术的追求自然也日新月异。《运河谣》的创作者和演员们正是将这种创新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用他们的辛勤汗水以及豐富的想象和大胆地创新精神为我们奉上了一台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歌剧,开创了我国歌剧事业的崭新篇章。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的民族歌剧一定会更加辉煌。

结语

我国的歌剧是在西洋歌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的,现如今已经从中华民族的这篇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成长,从过去的单一化慢慢朝着多元化的道路发展,从本土朝着国际化的道路发展。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肯定要遇到很多的困难,一代又一代的歌剧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改革以及创新,来共同发展中国的歌剧事业,其中既有收获的喜悦和幸福,当然也有问题及反思。《运河谣》作为国家大剧院的一部优秀的原创民族歌剧,从一开始最初的创作到演员的排练,一直到最后在歌剧舞台上的具体呈现,无论是演员还是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对于艺术的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才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既有视觉享受又有听觉享受的艺术大餐。歌剧《运河谣》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这种艺术魅力,给中国的歌剧视野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相信在其引领之下,通过全体歌剧创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国歌剧一定会绽开更加璀璨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王楠.民族歌剧《运河谣》艺术特征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2015.

[2]李昱林.借鉴、传承、创新—对新民族歌剧《运河谣》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杨金花.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演唱与审美特征分析——以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研究为例[J].音乐时空,2015(21).

[3]李贝贝.歌剧《运河谣》的音乐美学试析[J].传播与版权,2016(6).

[4]张书玮.《运河谣》的审美特征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4).

[5]孙宏娟.歌剧《运河谣》的演唱风格研究[J].乐府新声,2014(2).

[6]王晓霞.重放熠彩的民族歌剧《运河谣》[J].四川戏剧,2013(6).

[7]曹玉萍,王小京. 直抵人心的咏叹——评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J].歌剧,2013(1).

[8]别松梅.民族声韵运河情——简析民族歌剧《运河谣》[J].音乐创作,2015(4).

[9]王晓霞.传与统的融合——歌剧《运河谣》中的本土风格透视[J].文艺争鸣,2014(3).

[10]傅显舟.民族歌剧《运河谣》评析[J].歌唱艺术,2012(10).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艺术特征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浅论西洋歌剧对中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