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绣春刀》中的艺术符号解读

2018-10-22张蔚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解读

摘 要:电影《绣春刀》中运用大量艺术符号增加电影视觉的美感,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本文针对影片中的色彩、构图和造型,以艺术符号为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分析,分析它如何成功运用艺术符号去渲染剧中视觉美感。

关键词:《绣春刀》 艺术符号 解读

影片讲述的是明末崇祯年,出生入死的锦衣卫三兄弟卷入了一场惊心的政治阴谋中,最终沦为封建官场上权力、权谋棋子的故事。该影片荣获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5项提名,尤其是获得了金马奖提名——最佳化妆和服装设计,这与影片运用大量艺术符号是分不开的。电影《绣春刀》与以往侧重于魔幻主义现代风格的华语武侠片相比,更加注重历史中的人物角色和真实生活环境的描述设计,这样,既让观众产生历史的真实感,又具有现代元素的时尚感。剧情中除了有悬疑还有亲情、爱情和兄弟的“仁、义、忠”之情,这些情感的表达通过艺术符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艺术符号即艺术语言符号,指在艺术创作中代表艺术家思想表达的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图案等等符号,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取其感性形式的元素赋予观者心灵旨趣,它要承担烘托气氛和描绘人们感情变化的使命。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康德曾经说过,若从一个美的对象来证明自身鉴赏力的话,其重点不是这个对象的存在,而是我从这个对象看出什么来了。因此,艺术符号的运用在电影中是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色彩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色彩基调的变化表达作品不同的主题思想。色彩符号恰当地运用到电影艺术中,可以更好地烘托影片的主题思想,也更能增强了影片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吸引观众。

黑白电影时代的画面色彩虽然较为单一,但是画面通过黑白灰不同的层次关系也能表达出电影的主题。彩色电影时代,色彩符号作为电影重要的表达语言,并且成为电影人表达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在电影《绣春刀》中色彩的运用更是精道凝练,运用丰富的色彩基调变化来表现悲凉的历史武侠影片。该影片中大量运用了灰色,反映了混乱复杂的官场中充满了神秘、残酷和恐怖的争斗,低沉的灰色模糊了观众的视觉,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而影片结束时运用了代表希望和自然的绿色,暗指之前的阴谋已经结束,气氛也由紧张转为轻松,给人一种柳暗花明之感,也象征着清新和明朗的新生活的开始。

影片运用丰富的色调,把色彩符号巧妙地运用到影片里极大烘托了影片的主题,增强了电影的视觉艺术效果,尤其是影片细节部分色彩的运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影片描绘教坊司妓院时大片灰色建筑如寂静的死灰一样静,与灰色中心红色的教坊司妓院形成鲜明的对比,高低纯度对比的大胆运用营造出教坊司妓院的热闹非凡,色彩对比的运用,增加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也形成了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色彩作为重要的艺术符号,在影片中除了烘托場景氛围外还注重对人物服饰进行细节地描述:如女主角周妙彤服装的色彩由初见时白色到中间的紫色,再到最后炽热红色的夸张变化,象征女主角情感的转变,运用白色表达女主角矜持、含蓄的爱情态度,紫色表达她甜美、浪漫的爱情,红色表达她坚定大胆的爱情观,这种灰白与彩色鲜明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更突显了影片女主角的爱情观由羞涩转为大胆和坚定这一主题。除此之外,影片的海报(如图1)、宣传短片等运用剧中刘诗诗大红色的服装与张震黑色金属质感的飞鱼服,搭配白色的雪花,既有经典的红黑、红白、黑白配色,加深观众的视觉印象,又有一种至死不渝的浪漫爱情故事;演员朱丹饰演的魏廷角色,当锦衣卫身着黑色的飞鱼服捉拿魏忠贤时,她身着与锦衣卫对立的白色服装,白色与黑色形成强烈对比暗示他们的对立关系,而当她和赵靖忠结为联盟衣服转为黑色时,寓示着黑势力与三兄弟之间内斗的开始。因此,色彩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变化也为电影营造了复杂、神秘的情境,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和大脑,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好奇心。

二、构图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

艺术符号中的构图是为了表达场面的背景寓意,增强画面的视觉美感,电影中构图符号的恰当运用突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以及文化内涵,更好地吸引了观众的视觉感官。不同的构图表达不同的意义:如井字构图,是将长宽等分三份相交形成“井”字形,交叉点上的为主体,整幅画面显得庄重,主体醒目突出;正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能很好地烘托气氛的效果;倒三角构图给人一种动感,使画面具有活泼的效果;斜三角形构图增强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加深观众印象;垂直式构图主要由垂直线组成,烘托主体的高大气势;斜线式构图增强画面的动感;水平式构图体现平静、辽阔;曲线式构图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渲染物体;渐进式构图增强空间感,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优秀的电影往往把握构图符号,用构图把电影画面的叙事性和造型功能结合起来,体现电影中的艺术风格。

电影《绣春刀》就很好地运用了构图这一表现符号:影片开头暖灰色调充满了画面,灰色京城的建筑占据了屏幕下三分之二空间,构图中大面积的灰色块带给人压抑感,仅占荧屏四分之一的灰蓝色的天空透着微微的亮色,两盏橙色的灯光在寂静的街道移动,朝廷巡城官差走在空无一人的街上。这样的水平构图突显出寂静,结合他们抱怨和胆怯的语言,让观众快速融入到电影的气氛中,被恐怖、神秘的场景所吸引,也为即将出场的锦衣卫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影片接近尾声时,蓝色的天空充满画面,山峦占据画面六分之一空间,蓝色搭配水平构图带给观众平静、舒服的感觉,衬托出场景的辽阔与浩瀚,突出平静,体现影片中阴谋、算计、权势都已经结束;片中当锦衣卫杀了魏忠贤凯旋进城时,行进在影片中的画面构图为垂直构图,将景色表现得富有气势。地平线在画面二分之一以上,和行进的路交叉于黄金比例处形成垂直,体现了三兄弟虽然凯旋而归,实则他们的路还很长,更多的危险还在后面;对称构图带给观者视觉稳定感,影片中当三兄弟决定一起远走高飞时,张震饰演的沈炼和李东学饰演的靳一川在走出大哥家门口的对话镜头,两个橙色灯笼,两个演员,这种对称式构图,一则反映了影片中打杀的画面给观众的不稳定感,为了迎合剧中结束打杀生活恢复短暂平静的剧情,二则反映出两个人是平等的关系,以后相互依靠;影片中靳一川准备走时和张嫣告别,张嫣在院中桃树下配药的场景采用了正三角形的构图,三角形构图给人稳定、稳重的视觉效果,该场景带给观众除了坚强、镇静的感觉外,还表现了张嫣美好的桃园生活。

无论什么样的构图符号,都能把影片中每一组镜头的画面设计出适合影片主题思想需求,表达出镜头画面的虚与实、形与量、比例关系,设计出更加生动唯美的镜头画面,增加观众的视觉效果,加深观众的印象。

三、造型符号在电影中的运用

电影中的造型指场景、人物、服装、道具、色彩等,这些造型符号是为了更好的创造艺术形态,如在电影中通过对人物的造型、场景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造型的设计完成。现今的电影称之为电影艺术,是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艺术,造型符号被广泛运用到电影艺术中,电影制作人利用造型的特点,把造型符号最大化地运用到电影中,创作出电影特性的艺术作品。

在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上,造型设计要求创造出真实可信的生活场景,逼真到把观众带到设定的时代环境之中。如在《绣春刀》中,由京城街道、官府家里、教坊司妓院、民间药房等场景开始,既在街道的设计中显示出明朝的时代特征,包括建筑、商店标示等,又在官府府内、教坊司和民间药店等的室内场景设计中突显出差别来,这些场景都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发生变换,逼真地造型设计塑造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中人物角色的塑造也是做到了惟妙惟肖,造型符号的介入,让电影人物形象更具有典型性和艺术性。如影片中主人公沈炼三兄弟的形象造型(如图2),锦衣卫个性的“飞鱼服”是经过造型师精心设计,不同于其他电影中的飞鱼服,尤其是肩部的立体斜线有灵活地游动感,还有胳膊上的铜片,犹如鱼鳞一样,体现锦衣卫身手敏捷;还有他们犀利的“绣春刀”,是明朝锦衣卫标配的兵器,这样的造型设计既符合历史,又增加了视觉美感和时尚感;教坊司妓院风尘女周妙彤的造型,以白色、紫色、红色等艳丽色彩的轻纱衣为主,与平民布衣药店女张嫣的一身灰色调粗布衣的着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风尘女子和平民女子的身份、生活环境的不同;同一演员在影片中通过造型设计的塑造,扮演不同的身份形象,同时服装造型更是需要设计,根据年代、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人物关系等的需要有与之相配合的服装造型。如锦衣卫三兄弟在官场中穿着飞鱼服,戴着绣春刀,威风凛凛,而在生活中他们一身布衣,没有了飞鱼服和绣春刀,少了很多的官场气息,烘托了轻松的气氛;影片中的道具设计也是做到了符合身份、场景的点睛之笔,如沈炼到王大人府上时,其家中的家具具有明朝时期的以线为主,造型简洁的特点,而家中的青花瓷器又选用丰满、浑厚、圆润、器型线条柔和的特点,在平民药店药铺房顶上悬挂着陈旧感的纸药包。因此,电影中造型符号的设计不仅可以烘托周围环境的氛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更好地塑造出人物角色的形象特征,让剧情更加真实,深深地吸引住观众。

结语

电影《绣春刀》中艺术符号具有审美和文化的双重性,是運用具体的艺术符号表达影片的思想,并且通过艺术符号构成了与审美意象的对应和契合,才能成为吸引观众的优秀作品。艺术符号全方位、多层面、多视点地渗透进了电影艺术的每个角落,在影视艺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起到了推动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因此电影《绣春刀》的成功离不开导演精心的策划,更缺少不了艺术符号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董爽.《绣春刀》非典型武侠片的典型性[N].电影文学,2014(23).

[2]张蔚.探析色彩艺术在当代影视剧中的表现力.大舞台,2013(12).

猜你喜欢

解读
超越生死的爱恋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从文学空间视角解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