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8-10-22赵琳琳
赵琳琳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的传媒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行业的直接关联性,这种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给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带来了直接的冲击。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并结合新媒体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要求,大胆提出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发展前瞻与突破,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并为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新媒体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发展 影响 突破
技术手段的进步和传播渠道的扩张,给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近年来,新媒体显示出了迅猛的增长势头,对我国的传统媒体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传统媒体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之下,与传媒行业休戚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冲击凸显出了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行业平台构建以及艺术要求等方面的不足,新媒体出现之后,行业内对于从事播音主持相关人员的要求更高了;另外一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艺术形式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气息,出现了更多有特色的节目和创新式的播报方式,节目的创作空间也更加广阔。在做好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中的不足和困境,进而积极创新、深化改革,实现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突破。
一、 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1.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新媒体在发展初期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关注度不够,因此在制作和播出方面,往往是一专多用,即某一媒体中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都有可能参与节目的全面制作,很多专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主持人,也要接触节目的采、编、播等流程,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全面的。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吸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这就显示出了我国在传统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首先,对于人才培养的口径过于狭窄,我国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更加重视播音主持的基本功,偏重专业理论和播音主持技能,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过于中规中矩,相对于新媒体的交互式传播方式以及新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受众的需求而言,有着很大的落差和局限性。其次,随着新媒体即时化传播的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模式也由原来的固定化、单一化转变为流动化和碎片化,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高主持人自我表现的意识,实现课程的定制化,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出风格迥异的主持多面手,使其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和播报方式的不断变化;要求学校加强对于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和重组能力,简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科的细分,使教学与传播同步,同时,要打破教学资源的封闭界限,鼓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加强与学校外部的联系,扩展自己的知识获取渠道,以便日后能够够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主持人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我国彻底变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对于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有着极深广的冲击和影响。
2.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行业平台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在出现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且迅速受到受众的好评,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含量,使原来在传统媒体中不能得到的、一些不符合传播规律或者不符合严肃平台报道宣传导向的信息,也能够及时传递给受众,使受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进一步扩展,它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的同时收看、收听,使媒介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使信息的滞后性几乎为零。在这种变革的冲击和影响之下,受众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信息接收平台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流失现象严重。这种变化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而言,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与以往的传统媒体相比,节目主持人要面对着更多变的媒体环境和更加严峻的工作挑战。由于不同的播出平台,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要求和节目实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内容更新和专业适应性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要求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在新媒体平台上,主持人的形象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节目主持人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节目的组织者出现的,他是这个节目的核心部分,他说的话对于整个节目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观众们的视线大部分都集中在主持人身上;而在新媒体平台则不然,我们发现,新媒体节目中的主持人,担当了更多的角色。拿騰讯视频出品的《吐槽大会》来讲,我们看到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是张绍刚,有时候是王自健,还有时候是其他的一些不出名的代班主持人。但是这种主持人的变化,并没有给我们的观看造成多大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嘉宾的吐槽内容。在这个节目当中,主持人有时候是吐槽者,有时候是被吐槽者,除了简短的介绍和串场之外,主持人几乎成为了节目嘉宾的一员,而且这种角色的弱化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不适感。在新媒体环境中,主持人的角色由播报员变成了节目的全面参与人员,主持人会更多地参与到节目的采编、制作环节,因此对于主持人而言,掌握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之外的技能,也成为决定他能否在新媒体立足的关键。除此之外,新媒体的播报环境更加自由,也更强调主持人的个性表现,主持人的个性,主持人的才能,往往决定了一个新媒体节目的个性和发展走向。在这种变革的冲击之下,现在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主持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普遍不足、个性特征普遍不明显、创作的时效性不足、关注生活的意识和思维也不够,当他们面对着社会上接踵而来的信息时,就会出现消化能力不足,思考时间被压缩,播报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二、 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发展前瞻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我国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想跟上时代并且有所发展,就必须认识到新媒体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认识到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提出的新要求,并且端正态度、摆正观念,一步一步地攻克目前行业内的发展困境。
1.重视人才培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创新思路,要做好课程的研发和建设工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应该着重改善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特色的观念,争取在课程建设上能够根据每一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色,进行学科细分,并从职业化的角度进行课程方案的设计,在详实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方案,为课程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我们应做好课程内容的整合工作,减少理论知识的重复出现,突出教学特色,做好人才的专科培养。比如,在一些体育类院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当中,学校可以利用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体育教学资源,着重培养学生体育播报方面的能力;而在一些艺术院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当中,则可以加强学生们的音乐、舞蹈训练,提高学生气质,使他们在节目主持人队伍当中因特色明显而最终脱颖而出。
其次,学校还应该开阔眼界、打破界限,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其他技能,以便提高学生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能力。比如在课程中适当加入广播电视节目采访与制作的内容,可以帮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们了解节目制作流程,正确认识自己在节目中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帮助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们多多利用互联网充实自己,了解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社会已经或者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能力。
2.建立循环实践平台,做好主持人进入新媒体之前的适应性过度。
新媒体传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它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多种信息的传播,大大扩展了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平台,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不管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传统媒体的时代化创新,都必须重视新型平台的运用,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学校应该与广播电视台、传媒公司加强合作,建立顺畅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鼓励在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进入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电台以及大型专业比赛当中,不断练手,提升自己的新媒体操作技能和新媒体适应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创作的热情。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首先,要转变播音主持观念,摒弃主持人超脱于观众之外的“独立地位”观念,充分发挥主持人自身的纽带作用,加强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观众,重视观众的感受和反馈,改变“是非曲直我说了算”的灌输式播报方法。另外,主持人或者播音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完善现有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大知识面,以满足观众越来越高的收看需求。主持人或者播音员要根据稿件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重视语音、语调、语态的变化,在播报中投入适当和充沛的情感,进一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參考文献:
[1]史向宾.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定位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5):173-173,178.
[2]张洋.媒介融合下的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余心韵.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其未来发展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 (6):145-146.
[4]毛阳南.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路径创新[J].今传媒(学术版),2016 (12):143-145.
[5]赵若竹.新媒体技术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发展[J].现代传播,2015 (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