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引流在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手术中的疗效

2018-10-22

大医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坐骨创伤性负压

李 莉 曹 勇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坐骨结节顶端长有滑囊,滑囊可分泌液体减少组织间的摩擦,是坐骨的保护性配置,但是当滑囊发生退行性改变时,液体也随之减少,在长期、挤压、负重等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创伤性滑囊炎,并最终形成囊肿。巨大坐骨结节囊肿好发于中老年人,由于病变部位特殊,无典型症状表现,因此发现时多已进入病程晚期,肿块较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1-3]。故临床多采取手术切除病变滑囊的方式以彻底去除病根。虽然手术是目前治疗巨大坐骨结节囊肿的首选方案,但是报道显示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故手术切除中配合引流治疗创面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4-5]。为比较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9~87岁,平均年龄(65.40±7.12)岁,病变部位:左侧19例,右侧22例,囊肿最大直径(9.40±1.31)cm,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6.17±6.83)岁,病变部位:左侧21例,右侧20例,囊肿最大直径(8.96±1.04)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CT检查显示囊肿最大直径>10 cm,术后病理证实为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及非自愿接受手术切除病例。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相同切除手术,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切口选择等一致,具体手术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取健侧卧位,患侧屈髋、屈膝,采用10 mL注射器术前常规抽吸囊液并送检,在囊肿表明作顺臀纹切口,切口长度为3~5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囊壁,电刀切开囊壁后取出囊内容物,皮肤拉钩暴露,在直视下剥离囊内壁滑层膜,若坐骨结节剥离困难可使用电刀烧灼,彻底止血,冲洗创腔面,放置一橡皮引流条,逐一缝合各层到皮肤,尽量不遗留死腔,局部敷料加压包扎切口。观察组术后创腔引流管接中心负压吸引,压力为20~25 kPa,对照组术后创腔引流管接普通引流袋。两组术后10~12 d拆线。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性,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2)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判断标准:切口局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阳性,出现并发症并经过处理后,至少随访1个月,从而确保患者安全。切口渗液判断标准:术后超过3 d后仍有渗出物。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创伤性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创伤性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创伤性比较()

组别 n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观察组 41 7.31±2.49 89.40±22.37 82.16±13.70对照组 41 7.40±2.33 90.19±23.56 84.56±14.51 t 0.579 1.480 0.916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均有切口感染发生,分离出致病肠球菌,经抗菌药物治疗及加强局部换药痊愈,观察组无渗液、切口病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切口在术后3 d后仍有渗液流出,持续时间 4~ 13 d,平均持续时间(9.37±2.19)d,经换药结合理疗痊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关于坐骨结节囊肿的病因尚未明确,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降低,皮下脂肪减少,滑囊也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时间与坐骨部位反复摩擦形成炎症刺激就有可能诱发本病。目前针对坐骨结节囊肿主要有手术切除、电化学、囊腔内注射药物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大部分医院采取可能手术切除。巨大坐骨结节囊肿切除后会遗留较大的创腔,虽然经过有效地止血、缝合处理,术后可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困扰着广大手术医师[6-8]。

引流管负压吸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面治疗技术,采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开放创面,并使用专用负压机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该引流方法能够加速创面血液循环,抑制细菌生长,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为术后恢复创造条件。本次研究比较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在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流方式对手术创伤程度并无明显影响,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可使组织自然靠近,促进创口愈合,保证自然粘合效果,从而减少术后切口感染、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与常规引流相比,负压引流对减少巨大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坐骨创伤性负压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谨防坐骨结节囊肿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