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为例
2018-10-22陈顺意
陈顺意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一、引言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即市内地铁(含轻轨)。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发达,现有线路13条,通车里程达390.5公里。通车里程位居中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2018-04-02])。但是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不规范。下文拟参照英语国家主要城市(如伦敦、纽约、悉尼)轨道交通公示语,探讨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具体内容包括:站名英译的规范化、程式化语言英译的规范化、礼貌层级的规范化、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希望本文能为广州乃至全国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提供一点参考。
二、站名翻译的规范化
截至2017年12月28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共有线路13条,共计205个车站。站名英译主要采用了音译、音译+义译、义译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均存在使用不恰当的情况,站名翻译亟待规范。下文将分别探讨之。
(一)音译
站名往往为地名,而地名的翻译往往采用音译,这是翻译中通常的做法。综观广州地铁站名的翻译,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站名采用了音译。如表1。
表1 广州地铁站名“音译”例举
然而,个别站名具有实在意义,可义译。某些站名存在过度音译,过度音译导致原站名的意义被遮蔽,译文读者(即外国乘客)无法了解站名的真实意义,只能获得一连串无意义的语言符号。如表2。
表2 广州地铁站名过度“音译”例举
表2主要涉及道路名称、方位名称、行政区划等名称的翻译。译者将“路”一律译为汉语拼音“Lu”,实为不妥。2006年北京出台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明确规定,“路”一般译为“Road/Rd”(百度百科,[2018-04-02])。而《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也明确规定“路”译为“Road”(百度百科,[2018-04-02])。译者将“体育西路”、“车陂南”、“大沙东”等站名中的方位词一律音译。对此,《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也有规定:“通常情况下,方位词含有指示方向的意义时应该译成英文”(百度百科,[2018-04-02])。例如,“车陂南”和“大沙东”可分别译为“South Chebei”和“East Dasha”。悉尼火车(即地铁)有一站名为“North Ryde”,把方位词放在地名的前面,指这一地区的北部。据此得出上述译名。“嘉禾望岗”、“南村万博”、“汉溪长隆”这三个站名均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嘉禾+望岗、南村+万博、汉溪+长隆。对此类站名的译法有二,可分别使用“-”或“/”符号将两部分连接。英语国家有例为证:纽约地铁有一站名为“Brooklyn Bridge-City Hall”(“布鲁克林桥 - 市政厅”);洛杉矶地铁有一站名为“Little Tokyo/Art District”。此外,笔者认为可使用“&”符号将二者连接起来。因此,以“嘉禾望岗”这一站名为例,可分别译为:Jiahe-Wanggang,Jiahe/Wanggang,Jiahe&Wanggang。至于“村”,可义译为“village”,“东湖”、“祖庙”、“佛山岭南天地”等具有实在意义的站名可分别义译为“East Lake”、“the Ancestral Temple”、“Foshan Lingnan World”。基于以上讨论,表2中站名建议改译为如表3。
表3 广州地铁站名过度“音译”纠正例举
(续上表)
此外,广州地铁站名音译时出现了同名现象。例如,“萧岗”与“晓港”的音译名均为“Xiaogang”。译名相同容易引起混淆,使站名丧失其区分功能。建议在译名后加注以示区分:晓港站-Xiaogang(Haizhu),萧岗站-Xiaogang(Baiyun)(程华明,2011)。
(二)音译+义译
广州地铁站名的翻译方法之二为音译+义译,即部分音译,部分义译,对于地名等无实在意义的部分采用音译,对于有实在意义的类属词则采用义译。兹举数例如下:
表4 广州地铁站名“音译+义译”例举
关于“广州南站”和“广州北站”的英文翻译,我们可以参考澳大利亚珀斯的“East Perth Railway Station”以及悉尼的“North Sydney Railway Station”,从而确定“South/North 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这一译名。“珠江新城”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半部分采用义译。事实上,前半部分“珠江”完全可以义译为“Pearl River”,故此,整个站名应译为“Pearl River New Town”。“广州塔”中的“广州”译为“Canton”。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国际机票上的“广州”亦标为“CAN”(即“Canton”)。事实上,“Canton”这一说法是殖民者对广州的旧称,具有殖民色彩,不宜继续使用,宜使用“Guangzhou”这一现代汉语拼音(郑昕,2006)。“京溪南方医院”是由京溪村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南方医院)合并而成,在译名中应体现出来,可译为“Jingxi Village-Nanfang Hospital”、“Jingxi Village/Nanfang Hospital”或“Jingxi Village&Nanfang Hospital”。
“团一大广场”中的“团一大”全称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英文翻译为“The 1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Social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现译以汉语拼音译“团一大”显然不妥,建议改为义译。然而,站名翻译作为公示语,不宜太长。因此,可采用首字母缩略的方式处理,建议译为“The 1st SYLC National Congress Square”。这一译名揭示了著名的历史事件,保留了这一站名的历史意义。“千灯湖”译为“Qiandenghu Lake”不妥,可义译为“Thousand-Lamp Lake”。至于“花都汽车城”,可仿照“黄阁汽车城”的译名“Huangge Auto Town”译为“Huadu Auto Town”。“知识城”全名为“中新广州知识城”,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其发展愿景是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打造一个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百度百科,[2018-04-03])。根据这一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确定,它是一个以知识驱动经济发展的区域,面积为城镇的规模,而非市级规模。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可试译为“Sino-Singapore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Zone,Guangzhou”。
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之一,现译为“Nanhai God Temple”。这一译名并不准确:首先,“南海”可义译为“South Sea”;其次,“神庙”译为“God Temple”,其中“God”实为多余。埃及有两座著名的神庙,其一为“Temple of Karnak”(卡纳克神庙),其二为“Luxor Temple”(卢克索神庙),二者均未出现“God”字样。此外,冥想歌手Pravana有一首歌曲名为“The Sea Temple”,即“海神庙”,其中也未出现“God”字样。如前所述,南海神庙中的“神庙”特指“海神庙”,似可译为“Sea God Temple”,从而整个译名为“South Sea Sea God Temple”。此译名不但重复累赘,而且同义反复。可简化为“South Sea Temple”,因为这一译名自然包含了“Sea God”(海神)的意思。基于以上讨论,表4中的站名建议改译如表5。
表5 根据“音译+义译”改译的广州地铁站名例举
(三)义译
广州地铁站名的另一个翻译方法为义译,即完全义译。某些具有实在意义的地名,如机构、公园、地名等可以采用义译的方法。站名多为地名,地名多采用音译的方法,因此采用义译的站名数量较少。兹举数例如下:大学城南(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S.);大学城北(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N.);动物园(Zoo);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
“大学城”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公元9世纪的欧洲,如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在英语中叫作“University Town”。我国的大学城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规模往往大于欧洲大学城。但“University Town”这一名称与规模无关,无论规模大小,都一律称“University Town”。此外,“广州大学城”译为“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回译为“高等教育超大中心”)与英语的地道表达不符,使外国乘客产生陌生感,建议改译。“动物园”译为“Zoo”过于简单,且表达不明确。“动物园”实为“广州动物园”,可译为“Guangzhou Zoo”或“Guangzhou Zoological Park”。而“植物园”译为“Botanical Garden”也不够具体,建议增加“Guangzhou”这一限定语,使其具体化。基于以上讨论,上述四个地铁站名建议改译为:大学城南(University Town(S));大学城北(University Town(N));动物园(Guangzhou Zoo或 Guangzhou Zoological Park);植物园(Guangzhou Botanical Garden)。
三、程式化语言翻译的规范化
所谓程式化语言(formulaic language),是存储在大脑中的整体预制块,使用时从记忆中整体调用,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产出或分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由词汇构成的语串(Corrigan,Moravcsik,Ouali&Wheatley,2009:29)。程式化语言是作为整体表征、提取和产出的(胡元江,娄喜祥,2011)。轨道交通公示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程式化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言相对固定,并无多种选择。在翻译时,也不能完全按照语法规则产出新的语言,而是应参考目标语功能相同、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表达。这一表达是一种程式化语言,同时也为其作为目标语的翻译提供了“模板”。译者只需找到相关“模板”,填充具有区别意义的信息(如站名、到站信息、车站周边商家、单位或建筑物信息)即可。就本文而言,程式化语言是指不同语言的轨道交通公示语中表达相同或相似意义时所使用的语言。就轨道交通公示语而言,各语种播报一般均包含以下内容:站点信息、换乘信息、安全提示、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及乘车礼仪等。
(一)站点信息
站点信息包括:终点站信息、下一站信息、本站信息、站点周边信息等。而这些信息的传达,英语国家轨道交通公示语中都有现成的范例,即“模板”。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例如:
1)本次列车开往…/本次列车终点站为…
This train goes to…
2)下一站……
Next stop…./The next station is…
3)列车即将到达…
This train will stop at…/Now approaching…
4)列车已经到达…
This station is…/Now arriving at…
5)去往…的乘客,请在此站下车。
Ifyou are travelling to…please alight here.
6)下一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
This train terminates at…
7)请全部乘客带齐行李物品在此站下车。
…would like to remind customers to take all personal possessions when you leave the train.
(二)换乘信息
换乘信息即中转信息,为乘客指明换乘车站及换乘线路。例如:
8)可换乘…号线
Please change at… for Line…
(三)安全提示信息
安全提示信息多为警示类告示,提醒乘客安全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并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例如:
9)如遇火警,勿乘电梯
Do not use lifts if there is a fire.
10)禁止倚靠
Warning:do not lean on door.
11)请勿阻止车门关闭
Warning:do not force doors.
12)上下列车请注意脚下安全
Mind the gap when stepping on and off the train.
13)紧急求助按钮
Emergency help point.
14)请在黄色安全线外排队候车。
Stand behind the yellow line.
15)灯闪铃响时,请勿上下车。
Don’t exit or board when doors are closing.
16)车门即将关闭,请勿靠近车门。
Doors closing,please stand clear.
17)…提醒您,下车请注意安全。
…would like to remind customers to take care while disembarking.
18)前方轨道危险,严禁跳下轨道!
The railway track is for trains—not people.Do not jump into the track.
19)当心夹手
Keep hands clear of opening door.
20)请保管好自己的随身行李物品。
Please keep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with you at all times.
For security reasons,please do not leave personal possessions unattended.
(四)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乘客操作列车设备的指引。例如:
21)如需帮助请使用,切勿随意按压。
Emergency use only.(Fine for misuse may exceed…)
22)如身体不适,请使用求助按钮或在下一站联系工作人员。
If you feel unwell,don’t risk staying on the train.Staff at the next station can get you help.
23)按压后,司机会通知车站工作人员在下一站上车处理,请耐心等待。
Staff at the next station can get you help.
24)紧急停车按钮仅限紧急时使用,非法使用按章处罚
Emergency stop button is for emergency use only.Inappropriate use could result in a fine.
25)开左侧/右侧车门
The doors will open on the left/right hand side of this train in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五)行为规范及乘车礼仪
行为规范及乘车礼仪是指乘客在地铁车站及车厢内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其中包括警告、建议和提醒。例如:
26)禁止吸烟
No smoking.
27)请勿乱扔垃圾
Put your rubbish where it belongs.
28)请勿在车厢内大声喧哗
Keep chat to a minimum.
29)根据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地铁车站、车厢内派发宣传单张。
Flyering is not allowed/strictly prohibited at this station and on all trains.
30)爱心专座
Courtesy Seat.
31)请为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让座。
Ladies and gentleman:If you see an elderly,pregnant,child,or disabled person near you,offer your seat.
32)请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Please offer this seat if someone needs it more.
以上译文均为英语国家轨道交通公示语中功能对等、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可视为“模板”。从以上可以看出,此类程式化语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借用与模仿。如英语公示语中存在与汉语公示语功能对等、意义相同的表达,借用即可。如英语公示语中存在与汉语公示语功能相似、意义相近的表达,可采用模仿的方法,即模仿英语的句式,填充具有区别意义的信息,如站名、公司名、站点周边信息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是一种“填词游戏”,即在英语公示语“模板”中填充具有区别意义的信息。而这些“模板”便是此类公示语翻译的规范。然而,除此之外,汉语轨道交通公示语中还存在许多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的“中国特色”的表达,此类公示语需要创造性翻译,且难度较大,需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这一点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列,留待后论。
四、礼貌层级的规范化
轨道交通公示语根据所公示内容的严重程度或强制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礼貌层级。其礼貌层级大概有四种:1)法律禁止的行为,此类公示语强制性最高,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No+n./v-ing或not allowed/strictly prohibited,且往往在其后标注所依据的法律文书的名称。例如,No smoking.Smoke-free Environment Act 2000 and Passenger Transport Regulation 2007,Smoking,photography,cycling,roller blading,skateboarding,and consumption of alcohol are strictly prohibited;2)即时危险或紧急情况,此类公示语强制性次之,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Warning:Do/Donot+v.。例如,Warning:do not force doors;3)一般性的规范或要求,此类公示语的强制性不如前二者,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Do/Do not+v.。例如,Do not place feet on seats;4)无明文提倡或禁止的行为,往往从人性或道德的角度对被公示对象提出的建议或请求,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Please+v./Please do not+v.,例如,Please offer this seat if someone needs it more。下文将分论之。
第一类公示语的英译采用No+n./v-ing或not allowed/strictly prohibited的结构,表达的多为法律禁止的行为。此类公示语语气十分强硬,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无条件遵守,如例25)和例29)。前者中的禁烟是由禁烟法支持的,而后者中的派单是由地铁法规明文禁止的。二者体现的都是相关的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在地铁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地铁公示语的法律意识。从礼貌层级来看,此类公示语属于“不礼貌”层次。第二类公示语的英译一般采用Warning:Do/Do not+v.的结构,表示即时的危险或紧急情况,如例10)和例11)。二者均表示被劝阻的行为对自身、他人以及列车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这类公示语属于“欠礼貌”层次。
第三类公示语的英译一般采用Do/Donot+v.的结构,此类行为无明文规定,无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但出于常识、人之常情或者不成文的规定,乘客应该或者不应该做出这样的行为,被公示者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并不违法。如例9)和例18)。前者为发生火灾时乘坐电梯的相关规定,违反这一规定并不违法,而只是对自身的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后者同样只是对自身的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并不一定对列车安全造成影响。这类公示语属于“较礼貌”层次。第四类公示语的英译一般采用Please+v./Please donot+v.的结构,表示的是基于社会伦理道德、人情等对被公示者的友好提醒,如例5)、例8)和例20)。例5)为乘客提供到站周边信息,信息型提醒,例8)为到站信息提醒,例20)为个人财产安全提醒。这类公示语属于“礼貌”层次。
五、术语翻译的一致性
同一术语翻译的一致性也是一种规范,属于操作规范,对应译者的职业伦理和专业精神。对于术语翻译的一致性,学界已达成一致意见。同一术语的翻译在同一语篇或同一系统内应保持一致,即译名一致。考察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笔者发现诸多译名不一致。例如,“体育中心”分别译为“Tianhe Sports Center”和“Tianhe Sport Center”,区别在于“体育”的英文是使用单数还是复数。笔者查阅英语国家资料发现,二者在英语中均可使用,例如,The Canadian Sport Centre Manitoba,Sugden Sports Centre。从使用的频率来看,复数似乎更高,因此“体育中心”建议统一译为“Tianhe Sports Center”。“广州”这一城市名译名也不统一,分别为“Canton”和“Guangzhou”。前者如“Canton Tower”“Canton Fair”,后者如“Gua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Guangzhou Asian Games”。如前所述,前者具有殖民色彩,故建议统一采用音译名“Guangzhou”。
此外,“村”的译名也不一致,有的译为“village”,有的译为“cun”。前者如“Yuangang Village”(元岗村),后者如“Yuancun”(员村)。建议统一译为“村名+Village”或“xxcun Village”,前者对村名的字数没有限制,而后者的村名一般为一个汉字。方位标示中的“东”“西”译名各异,如“中山大道西”为“Zhongshan Dadao W”,而“黄埔大道东”为“Huanpu Dadao Dong”。前者的方位词译为英语单词,而后者采用汉语拼音。根据国际惯例,“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可分别标示为“E”“W”“S”“N”。
对于某些常用的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学界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即统一译名。当然,这一规范也可以是一个灵活的、动态的规范,即同一个术语可以不止一个译名,同时,某些译名不能从一而终、一成不变,应根据语言的发展及时更新译名,以保证术语的时尚性和准确性。但是,标准或规范一旦制定,某一个地域内的全体使用者都应遵照执行,译名在短期内一般不发生变化。
六、结语
公示语翻译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姚旭,2015),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而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是对外交往的载体和媒介,也是城市的国际名片。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是否规范,是检验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以上结合英语国家轨道交通公示语探讨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具体而言,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大致包括站名英译的规范化、程式化语言英译的规范化、礼貌层级的规范化以及术语翻译的一致性。规范的制定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的规范能为译者提供可资借鉴和可供参考的行动指南和操作手册。上述几个方面的规范化涵盖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对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广州国际形象、提高公示(或提供信息、或提醒、或警示)的效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呼吁学界共同努力,建立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规范,将规范上升为标准,将对翻译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的组织形式亟待改正。现有情况下,译者往往并非翻译专业人士,而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非专业人士,且整个组织过程缺乏系统性,翻译过程缺乏监控,翻译质量缺乏评估。这一组织模式违背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建议通过招标的方式招募有资质的翻译机构和译员重新翻译,对翻译的组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采取有效措施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应参考国外轨道交通公示语制作的有益经验,充分吸取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乘客的反馈意见,改进不规范的翻译,切实提高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的英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