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明白白去登山

2018-10-22李志峰

益寿宝典 2018年5期
关键词:脚掌下山爬山

文/李志峰

登山好不好

登山对于健身来说是很好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如何进行登山运动

1.选择合适的登山地点

海拔不宜太高:健身登山活动一般建议选择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海拔太高容易造成缺氧,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

坡度不宜太陡:太陡、太险的山不仅容易发生摔伤等意外,也容易导致体力消耗过大、过量运动,不仅起不到健身作用,还会带来损伤。

路线不宜太偏:人迹罕至的野山、幽径,或许风光独好,但风险也会成倍增加,而一旦出现意外,救援也相对困难,不建议选择。

2.选择合适的装备

帽子、长衣长裤:很多人认为爬山时会出很多汗,所以穿得越少越好。实际上,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就会降低。在休息时,如果不及时穿上衣服保温,不但容易感冒,而且会导致失温,消耗热量。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紫外线的强度却丝毫没有减弱,尤其是中午,山顶上的紫外线会更加强烈,皮肤被晒伤的几率就会加大。此外,一些“野路”上的枝蔓也容易划伤皮肤。因此,最好随身携带长袖衣服,穿长裤,戴帽子。

选择胶质硬底鞋,最好是登山鞋:胶质硬底鞋最为合适,底子硬的鞋可以让脚掌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能够有效发力,双脚不易感到疲惫同时还能防滑,减少脚部受伤几率。此外,这种鞋可以避免岩石的刮磨,延长鞋的寿命。

选择棉质、契合度好的袜子:爬山的运动量大,要注意脚部的舒适度,因为在多次的摩擦中,袜子的材质会影响到脚部的安全。棉质、契合度好的袜子会减少脚部磨损,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攀爬而导致起水泡的问题。

登山杖:用登山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力气,尤其是减轻腿部压力,缓解腰部、肩部疲劳。很多山路都是台阶,长时间行走台阶对膝关节冲击很大,如果使用登山杖会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同时还能减少滑倒、扭伤的几率。另外,使用登山杖还能有效锻炼上肢力量。

水、巧克力和糖:很多人在登山前都会准备面包、香肠等一大堆食物。殊不知,这种食物既增加了背包重量,又不能起到及时补充能量的作用,糖类食品才是人体吸收最快的食物,所以可以适当携带一些巧克力和糖。补水也很重要,首选是纯净水加少量盐,可以在家里事先准备好,这样有助于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喝水一定要小口喝,每次喝两三口,人体才能有效吸收。当然,为了补充身体因出汗而丢失的电解质,最好喝运动饮料。

药物要带齐,防患于未然:登山的时候记得带好药物,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最好是放在自己最顺手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准备一个万能小药箱,里面可包括外伤类药品如创可贴、绷带、胶布、云南白药、止疼药等;夏天登山还要备防中暑药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掌握正确的登山技巧

上山下山都有一定的方法。上山的时候,身体要根据坡度略微前倾,前脚掌先着地。下山时,身体略向后仰,后半脚掌先着地。如果下山的路是台阶的话,要注意不要快跑,以避免加重对膝关节的磨损。此外,呼吸也很重要,呼吸一定要配合登山的节奏,根据自身和坡度的情况,可以采用一步一呼吸的方法。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这样可以减轻体力。

另外,登山讲究的是“不怕慢,就怕站”,要慢慢走,最好走半小时,休息十分钟。如果频繁休息,不但达不到锻炼效果,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快速变化,加重心肺和肌肉的负担。

登山时需要注意什么?

1.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老年人在准备爬山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患有心脏病,一定不要去爬山,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此外,爬山时求胜心不要太强,不一定非要登顶,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

2.及时喝水

在爬山时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可以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以尽快恢复体力;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以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结伴而行

登山时,最好能选择三五个好友结伴而行,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独自运动时的枯燥感,利于坚持;二来发生意外时可相互及时救助,减少或减轻意外带来的伤害。

猜你喜欢

脚掌下山爬山
胖虎下山
雪球上的红脚掌
我们一起去爬山
双下山
难忘那次爬山
小猴下山
下山的路
爬山
爬山
大脚掌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