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探究学习
2018-10-21李英
李英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的产生,关键在于能否创设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
一、铺垫型问题情境——联想式的探究学习
以学生认知结构范围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材料,可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可为学生的联想探究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可靠的基础,产生联想式的探究学习。学生往往从原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等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和平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这种情况适宜于引起同化反应的新知教学。
例如,《乘法交换律》教学,我是这样创设铺垫型问题情境的。
1.用不等号或等号填空,并说明理由。
235+45( )45+235 246+75( )264+75 395+121( )121+395
2.回顾一下怎样证明加减交换律?
3.由加法交换律,你想到了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这时,学生自主探究,由加法的交换律想到乘法交换律,由加法交换律的证明方法,想到乘法交换律的证明。这样设计改教师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改教师"给予"为学生自主探究。满足了学生创造的需要,使课堂变得生气盎然。
二、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猜想式探究学习
以富有趣味性、挑战性,且处于学生认知结构最近发展的常规性问题为素材,可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采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产生猜想式、探究学习。这种问题情境适宜于引起顺应学习的新知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口述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算式,然后我再写一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学生读出算式。这时学生感觉到:当相同加数相加,加数较多时,读写都不方便,变产生想改变这书写的想法。此时我追问:像4+4+4这样3个4相加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在3和4之间用一个符号连起来,请同学们猜一猜用什么符号呢?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说:"加号"。马上有学生反驳:"不对,3+4是7。有的说是"×",我在数学课里看到过。这样的情境无疑让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情境尊重了学生多样化思维的需要;这样的情境也无疑成了学生猜想创新的土壤。
三、试误型问题情境——反思式探究学习
学生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从中选择素材,可创设试误型的问题情境。借此为学生尝试错误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式探究学习,反思错误的原因,提出批驳型问题,可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和警戒,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如"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在教学中,我先出示"4.36"和"4.4"让全班同学直观猜测判断大小。这时出现两种答案:有的认为4.36大,有的认为4.4大。于是学生按自己的猜测分成正反两队讨论。反方说因为4.36小数部分位数多,所以4.36大。正方提出了更有力的论证:有的说4.36里有4.36个百分之一,而4.4里有440个百分之一,所以4.4大;有的说因为两个数的整数部分同样多,而4.4的十分位要比4.36的十分位大,所以4.4大;还有的同学创造性地在两个小数的后面加上一个"元"字,根据生活经验,4.4元比4.36元多,所以4.4大。激烈的辩论最终使反方心服口服,全班达成共识。最后因势利导,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提出论点、论据,进行逻辑论证,学生不再是应答的机器。他们的思维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估计。也就是说这样的探究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情感得到了满足。
四、应用型问题情境——建模式探究學习
从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等生活和自然现象中获取材料,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式探究学习,改变应用题教学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现状,改变一例一题一练的重技能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建模能力。
例如,我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从旅游情景中获取信息:某校校长暑期将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去杭州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的全部按票价的6折优惠。"若全票为240元。你选择哪家旅行社?并说明理由。
生1:甲旅行社便宜,因为半价就是打5折。
生2:不对,甲旅行社校长要买全票。
生3:乙旅行社便宜,他所有的人都能打折。
生4:我觉得还跟"三好学生"的人数有关。
师:假设"三好学生"是5人。
(生计算)
生:甲旅行社便宜,因为甲旅行社的总价为:240+5×240×50%=840元
乙旅行社的总价为:240×6×60%=864元
学生之间思维不断碰撞,对选择旅行社的问题,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将实际问题构成不同的数学模型,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综上说述,不同的问题情境,将产生不同类型的探究学习效果。这为我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要求、不用的教学目的,进行教材的处理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有利于真正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教材有新教法,新思想,新的课改理念,从而深化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