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8-10-21徐珊

名城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徐珊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快速蓬勃发展阶段,同时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因此,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建筑行业的进步。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做出阐述,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在项目设计质量、施工前准备、质量考评、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理念、人员素质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工程管理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是管理体系的成果,从项目立项、实地勘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采取高效、科学的控制管理措施,才能取得管理实效,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因此,要对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1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个企业在工程投标时都会控制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以降低报价,争取中标机会。建筑工程管理通过控制各个结点的时间和顺序,同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管理方案,合理的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有效的将企业成本降到最低。

1.2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建设法规,认真监督和检查各个施工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提前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加强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和完整的应急措施,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立即启用,减少经济损失。通过管理人员的前期预测和严格的监督,减少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不仅提升企业的信誉度,而且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顺利按时完成。

1.3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如今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能够在快速发展中不断学习,灵活进行决策分析,熟练运用管理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机遇,是未来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更新和时代背景的共同推动作用下,建筑行业将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2.1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和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一些建筑企业钻法律空白的空子,形成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潜规则和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不完善的制度也导致了企业整体管理混乱,对工程的实施和规划造成影响,同时可能造成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2.2管理意识。目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质量管理缺失问题。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减工期而偷工减料,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建材,危害公共安全。同时使建筑使用寿命大大缩减,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一些管理人员不能根据工程本身的情况灵活的制定管理方案,不利于施工的有效实施和企业利润的增加。

2.3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包括大规模的劳动力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劳动力安全意识薄弱是建筑行业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许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引起的,只有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才能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同时,缺少专业人才也是一大问题。许多国际工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因此国内市场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许多工程的专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施工作业中遇到一些难题难以解决,造成时间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3工程管理对策

3.1把好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关。工程项目的设计是质量控制的龙头,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争取建设单位或者项目业主的建设意向,结合建设场地的具体勘察信息,对地基工程、主体工程,以及配套工程采用的材料、设备等技术质量标准,再三权衡,在充分考虑坚固耐用质量因素的前提下,也要对建设单位或项目业主的经济能力有所思考。

3.2项目建设施工前的准备做好。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建筑行业规范的操作技术规程,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员工的质量培训。同时,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展开全面的检修维护,确保施工过程质量优良。

3.3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中质量提升的主要组成部分,采取科学的办法、合理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就会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开工前,先对各个工段不同岗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按照图纸设计的内容和实际工程的要求,制定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健全考核评鉴体系,实施施工过程的制度化,量化管理,做到施工过程实时信息监测,规范工程施工日志,一日一清,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4科学控制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方案,对工程施工工序和总工程量的分配做好计划,并制定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空间环境和天气等影响施工的因素,把机械设备进场作业和人员现场施工的工序、交通和相关设备的运行,进行科学调度,及时协调,严格管控突发事件造成的施工搁置或者返工、窝工。施工的质量管理必须实现平稳运行,既不能抢工加班,缩短工期,也不能懒散怠工,拖延工期。

3.5确立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理念。质量问题也是效益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更新观念,发挥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积极作用,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科学调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每个细节,利用管理软件不断优化管理过程存在的不利条件和因素,促进施工计划的完美性,及时剔除数据分析中出现的每一个安全隐患的疑点,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6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首先提升劳动力的安全意识,加强劳动力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训;企业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张贴安全标语,施工人员应当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其次,做好现场人员管理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打造一支配合默契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促进生产力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4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一直是施工企业和项目业主关注的焦点,能不能实现安全生产、顺利生产,提高施工质量,主要来自管理质量体系是否健全,质量标准控制管理机制是否适用、得当。因此,不断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提升对策的研究,创新管理理念,完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就会促进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景国兴.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8(01):48.

[2]史新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门窗,2017(07):181.

[3]姜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136-137.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管理
浅谈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措施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探讨
基于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简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浅谈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