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生的德育教育

2018-10-21赵琪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育实践

赵琪

摘要: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标准。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也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学校仍普遍存在生源较差,德育教育难度大,学生难管理等现状,因此全面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生;实践;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8)13-0202-01

德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就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笔者在这里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及分析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部分,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辩证唯物主义表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带来它的负面影响:拇指时代,网络泛滥等等。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里抵抗能力弱,叛逆心和好强心相对较强。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致使中职类学校校园内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思想层面主要表现为不明理,缺乏责任感,是非观念模糊,理想信念危机等等;在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厌学逃学和违反校规校紀,早恋,沉溺于手机的人数剧增,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笔者认为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严重,学生看不起学校,更看不起自己。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中考失利的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自卑心理比较凸显,缺乏自信心;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中职院校的看法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看法。

2.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及生活目标,没有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心里特征是: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冲动、攻击等不良心理,加之本身就是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而且为了弥补心理空虚,他们逃课,沉迷手机,谈恋爱等行为寻求“刺激”。

3.心理不够成熟,道德观狭隘,思想偏激。由于中职生的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容易出现道德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他们认为的讲义气,爱面子,但是缺乏真正的正义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4.大多数学校只重视专业课,德育课程跟不上,形式化严重。当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改革,不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在一些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德育课似乎成了“豆芽学科”,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愿教,德育课在学生和教师中的地位日渐低下,德育教育的功能日趋萎缩。

5、生源不足,学校主观放松德育教育。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困难、生源不足的问题。为吸引生源,维持自身生存,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主观上放松了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约束。

二、针对中职生德育方面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应遵循“德育为首,技能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在学校有效的进行课堂德育教育之余,学校应开展各种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择业观、世界观。

2.展现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3.以校园文化为氛围,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校园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一种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我校围绕“德育为首,技能为主”的办学理念,创建了富有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不同的环境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校园内、教室内、实习实训场所张贴标语,以期营造遵规守纪、主动练技、吃苦耐劳的德育教育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三是注重引入企业文化,通过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出道德水平高、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讲座,优化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增强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了解,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桥梁。

4.打造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中职学生大部分处在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容易走极端,所以,中职学校有必要打造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包括面对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各种方式,范围也不应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等,这样学生的思想动向老师和家长才能清楚掌握,学生的德育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学生的职业规划才会更切合实际。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2]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04)

[3]《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猜你喜欢

中职生德育教育实践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