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10-21赵聪聪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影响效果认知功能

赵聪聪

【摘 要】目的:观察及分析脑卒中重症患者应用标准护理方案,影响其认知功能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实施标准化护理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将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重症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认知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重症患者;标准化护理;认知功能;影响效果

脑卒中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重要性因素。重症脑卒中发病之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诸如关节痉挛、足内翻等,严重情况下出现偏瘫问题,并且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大大的影响[1-2]。因此加强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有效的提升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

对于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作出如下所示的报告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被明确诊断为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依照随机分组的方试,将患者分成各具备45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研究组内包含有25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范围是在45岁至80岁之间,平均为(65.4±2.1)岁;参照组内包含有22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范围是在46岁至78岁之间,平均为(63.1±1.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的患者仅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按时的对于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包括血糖水平、血压水平等,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告知进行科学的饮食控制,同时适当的进行部分肢体的康复锻炼,进行主动或者被动的运动。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展开标准化护理举措,主要的内容为:

在患者进入到医院之后,对于颅内压、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指标展开积极的控制,同时实施保护营养脑细胞等一般的治疗。进行心理护理,同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得到其信赖感。通过交流,掌握住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并依照其文化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病程较长,生活质量降低,加之身体的病痛、经济方面的压力等,很容易具有焦虑、不安、抑郁以及恐慌等负性的心理情绪,极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沟通交流,告知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有助于疾病的缓解,而且多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加强认知的护理。早期阶段,可以采取听音乐以及读书等方式,构成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影响以及刺激,帮助对于感觉功能、环境认知功能的良好恢复。在中期阶段,同患者交流,进行训练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后期階段,是展开加强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并让家属参与到其中,指导其正确的训练方式,辅助患者康复,有效的巩固护理成效;进行严密的康复护理。辅助患者摆放正确舒适的体位,并且进行缓慢的转换体位等,之后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被动训练、主动训练,辅助指导语言训练、吞咽食物训练、站立训练以及缓慢走动等等康复练习动作;另外,为患者构成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卫生干净整洁,让患者具有家的温暖,舒缓情绪,积极的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均展开一个月时间的护理以后,采取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价。总分值是30分,认知功能处在正常状态、轻微障碍、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分值分别为28-30分、24-27分、19-23分、18分及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计数资料使用自然数(n)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卡方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如下表1所统计,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认知功能正常率更高,其出现认知障碍率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发生脑卒中疾病的人群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目前临床上依然没有有效的药物以及方法能够彻底的根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问题[3-4]。所以,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神经系统代偿功能的发挥是恢复认知功能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动加速脑侧支循环,帮助病灶周围组织良好的构建和重组,才可以实现脑可塑性的最佳发挥。在对于脑卒中重症患者展开护理期间,采取标准化的护理举措,是可以辅助患者康复的。

标准化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能够在诸多的方面予以患者更好的关注,包括心理、生理方面,是具备人性化的服务模式。通过帮助患者学习、获得以及强化,展开循环式的训练,积极的推动患者脑细胞可塑性发展,帮助对于其认知功能最大化的恢复。此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明显,P<0.05,充分表明应用标准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重症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认知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马秀芝,潘瑞,孙鹏,王维,胡莉昀,姚艳,康云霞.标准化失禁管理规范在重症脑卒中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3): 134-136.

[2]王秀娟.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04):317-319.

[3]冯凌云.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14-115.

[4]孙兴玉.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44-245.

猜你喜欢

影响效果认知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试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个性化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