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经行吐衄的认识
2018-10-21高仙维
高仙维
【摘 要】经行吐衄是正值月经期间或到来前出现的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以鼻衄最为常见,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其发病原因、辨证分型及历代医家治疗经验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中医认识;经行吐衄
经行吐衄也称为“代偿性月经”、“倒经”,随月经出现的妇人口中吐血,或牙龈肌肤出血,或鼻中出血,血量多少不一,发作时可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甚至无月经,出血随着月经周期结束而停止,经后亦如常人。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女科百问》对本病进行了初次的论述,认为阳气偏胜,阴气不足,阴阳升降失调,血行逆乱导致出血;《沈氏女科》记载倒经多由下焦阴液亏虚,阳气偏亢,反冲逆而上引起;《类证治裁》提出经期气逆,直接侵犯清道而成为吐衄。
2 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认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为火热上炎,可以为虚火,也可是实火,经期生理变化急剧,冲脉气机充盛,气与火逆行而上,损伤阳络,逼迫血液不能走其常道而发生,与肺、肝、脾、心、肾关系密切。肺为娇脏,喜滋润厌恶干燥,主一身之气的发散与肃降,外邪伤人首先犯肺;脾胃从藏象来看位于人体中部,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具有促进运化、统摄血液在脉内流动的职责;肾为水脏,主藏精,与肝互为母子,肾病常常也可影响肝气的调达,肝失疏泄也可导致肾病。若素体阴虚,时常忧郁过度,思虑复杂而气结,积念在心,心火偏亢,其气上冲,灼肺伤津,血溢脉外;或患者易愤怒、生气,伤及肝脏,肝气最急,宜顺不宜逆,逆则气动,肝郁日久化火,使经水上行溢出。
3 辨证分型
九版中医妇科学教材将本病分为两种类型,阴虚肺燥和肝经郁火。阴虚肺燥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时咳血,血量少,颜色鲜红,伴有手脚心发热、出汗,口渴咽干,喜饮凉水,面颊、嘴唇泛红,舌质红,脉细数;以润肺滋阴、降火止血为治则,方选顺经汤加减;方中麦冬、知母、沙参性均偏寒,对抗虚火而滋肺,白芍、当归、熟地都是治疗月经病的要药,能够调经柔血且养血,再入旱莲草、丹皮清热凉血,茯苓健脾气益肺,诸药合用使阴液渐充而肺燥自除。肝经郁火的证候是:吐血量较多,色深红,伴有易怒烦躁,口苦,头晕头痛,胁肋疼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象略快且如按琴弦,一派内热征象;治宜清火疏肝止血;选用逍遥散加丹皮、焦栀子治疗,丹皮能够清除骨蒸热,栀子可以清三焦之火。
4 历代医家对经行吐衄的治疗经验
郑连山老中医治疗倒经主要抓住火与逆,以清火降逆,引血下行为首要,根据病程长短、轻重缓急的不同,在清除肝、肺热,凉其血的同时,参入牛膝、郁金、茜草等引血下行之品相得益彰。
杨鉴冰教授认为经行吐衄运用中医药治疗获得了可观的临床效果,但缺乏完整的理论和治疗体系,通过调查对其证型及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诊断本病需与内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需组织活检明确)等引起的出血相鉴别,内科出血常有消化道的炎症溃疡、肝脏恶病质、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种出血通常与月经周期无关,还会导致原发病的加重。梁菊清认为倒经的发生应该从五脏论治,从脏腑角度出发,列举自身临床病例,本着“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则治疗逆经。李硕熙,张才圣等强调本病主要为冲任二脉的损伤致经血倒逆,所以治疗上不能见血止血,将其分为4型:①肝经郁火-清肝引经汤②胃火炽盛-白虎汤合泻心汤③肺肾阴虚型同教科书上的方剂④瘀阻气逆-血府逐瘀汤加减,证型的不同,治法也不尽相同。
5 讨论
临床诊病过程中,往往由于经行吐衄的病因不同,各医家根據自己的治病经验所认为的分型也不同,但无论何种治法,只要辨证准确,符合患者疾病所属的表里虚实寒热,选择正确的方药,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宝璋,齐聪“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九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8 106-107
[2]李硕熙,张才圣等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倒经 中医中药 2010;7(28)87-89
[3]梁菊清 倒经需从五脏论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27)76-77
[4]杨鉴冰,徐彭丽等 经行吐衄的诊断、辨证分型文献分析 现代中医药 2010;3(30)65-66
[5]许建人 老中医郑连山治疗倒经21例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