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分析

2018-10-21张正伟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张正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逐渐引入了小组合作理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进入新时代后,面对各方面的挑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将小组合作理论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其可以满足社会对于合作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划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的性格,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分配。例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其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而有些學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但却不善于表达;同时,还有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划分好合作小组后,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分配好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职责。例如,教师应该选择有着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学习活动并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还应该选择仔细认真的学生作为记录员,对本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疑问以及学习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从而方便教师进行后续指导;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工作应该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进行。另外,教师还应该定时调换小组中每一位成员承担的职责,让其对不同职责有所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科学设置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运用小组合作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相对简单的话,那么就没有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必要;相反,若是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的话,学生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并理解,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了解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仔细研究进行课堂教学要用到的教材,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起来,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有教学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内容时,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这一章中的难点,因此,教师应该先设置简单一些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因为学生们之前有学习过一些相关知识,所以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之后再让学生们以此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逐渐对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行探讨,这样就很容易攻克这一难点。又如在学习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成若除以0的话是什么情况,这样会激发出学生们的探究性趣,就会使其自觉进行合作讨论。由此看来,合理设置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小组合作理论,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际合作学习中来,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准确掌握其学习的进度与成果。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有效授课。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理论,对学生在实际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平均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是将50根小棒分给小组中的六个成员,并让其进行平均分配。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过程,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们的数感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一根一根的发,有的人是五根五根的发。同时,当学生们分完小棒后,会发现还剩下两根,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向小组成员建议随便分给某一学生。通过这一建议,学生们会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从而也就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

四、建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建构起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成果以及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表扬、奖励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促进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合作学习中去。其次,数学教师应该对中等生以及困等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展示并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制定相关的考评机制,定期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情况,并将其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2]。

五、结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合理划分小组、科学设置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以及建构评价体系等方式,来加强小组合作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宣庆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蔡福玲,王雅娟,刘欣红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185.

[2]蔡淑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94-9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