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倦怠对强迫性购买影响机制研究

2018-10-21易牧农岳忠林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抑郁

易牧农 岳忠林

摘要:职业倦怠在工作者中非常普遍,当个体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时一般会采取措施来“解压”。强迫性购买行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压”方式,职业倦怠引发的强迫购买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交叉学科研究,本文构建利润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对强迫购买影响的理论模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职业倦怠通过中介变量抑郁和物质主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强迫性购买,不同性别、年龄、收入、职位层次的人群,在影响机制上呈现出不同特点,其中男性的强迫购买强度要小于女性,年轻人的强迫购买要小于年长者,对消费者行为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倦怠;抑郁;物质主义;强迫性购买

一、问题提出

我国不同层级的组织员工都存在着职业倦怠的情况,职业倦怠会不同程度的导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李洁等,2013)。根据Baumeister提出的自我控制资源模型,工作后会使人身体和心理同时进入一种疲劳状态,而这种疲劳状态会减少自我控制资源(Wright R A等,2008)。当个体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时候,体内的自我控制资源水平会下降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下降,在面对购买冲动不能够合理的抵制,产生冲动购买,当冲动性购买长期重复时,便又发了强迫性购买行为。职业倦怠作为诱发强迫性购买的重要诱因研究成果鲜见,本文沿着职业倦怠——心理压力——自我控制资源降低的逻辑研究职业倦怠导致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将工作管理与消费者行为研究结合起来。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强迫性购买行为

强迫购买是为了应对不良事件和情绪的一种长期的、重复的购买行为,这种购买行为难停下来,并会带来一系列有害后果,是缺少控制的购买行为(Ninan P T等,2000),具有以下两个特点:沉迷于购买;购买失去控制(Ridgway N M等,2008)。前一个特点表明强迫购买是一种焦虑症,患者需要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通过强迫购买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后一个特点表明这种购买行为已经上升为一种疾病,患者已经失去了对与欲望的控制(Hollander E,2005)。

(二)职业倦怠与抑郁

职业倦怠会引发神经衰弱症状,情绪耗竭与压力相关的心理健康症状联系紧密,有些学者认为职业倦怠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由职业倦怠会引发,比如焦虑、抑郁、低自尊等(Cordes C L等,1993)。职业倦怠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及职业成就感低落(Maslach & Leiter,1997)。情绪耗竭指的是个人身心疲惫的状态,精力丧失殆尽,个人资源处于损耗状态;去人格化指的是在工作中为了保存资源和精力,采取对于工作比较麻木的态度,是一种消极怠工的态度;职业成就感低落指的是对工作职业的未來看不到希望,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经常用消极对抗的心态对待工作。有学者提出职业倦怠会引发,比如焦虑、抑郁、低自尊等(Cordes C L等,1993)。在护士人群的研究中可以把抑郁作为职业倦怠的结果。在国内公务员人群中职业倦怠与压力、抑郁和焦虑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洪炜等,2015)。在护士人群的研究中可以把抑郁作为职业倦怠的结果。在国内公务员人群中职业倦怠与压力、抑郁和焦虑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洪炜等,2015)。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职业倦怠的三个方面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抑郁程度。

(三)抑郁与强迫性购买

不良情绪引发强迫购买可以用逃避理论来解释,痛苦的自我意识是引发强迫购买的重要原因,消费者采取及时的、自我伤害的具体行动从痛苦的自我意识中解脱出来。当不良情绪发生时,人们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让他们心情愉悦的购物环境中(Faber R J,2004),这种行为阻止了不良情绪的蔓延,同时也让消费者失去了对行为所导致的长期影响的思考。强迫购买者购买过程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效用而是为了排解抑郁的情绪。人们会在经历失落或者抑郁的时候买东西给自己“鼓励”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2:抑郁会正向影响强迫购买。

(四)抑郁与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与消极的心理状态的联系十分紧密(Roberts J A等,2007)。人们为了应对焦虑,会通过物质主义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Kasser T等,2000)。当人们心理处于抑郁的状态时,物质主义是简单直接额补偿方式,它能让人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李静等,2008)。与抑郁联系紧密的低自尊与物质主义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3:抑郁会正向影响物质主义。

(五)物质主义与强迫性购买

物质主义价值观较强的人会热衷于通过购买来获取价值(Dittmar, Helga,2005),他们认为通过获取财产可以实现自我价值(Lan N C等,2010)。物质主义会导致低自尊、低满足感、低心理调整能力,而强迫购买行为与低自尊,低满足感的联系十分的紧密。物质主义者脆弱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来处理购买冲动(Christopher A N等,2004),而这种价值观会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体验更多的快乐(Donnelly G等,2013),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4:物质主义会正向影响强迫购买。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量

借鉴已有成熟量表,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对本研究所涉及变量进行测量。本研究采用maslach三维度职业倦怠量表,国内学者李超平对其进行了修订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量表包括情绪耗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Beck抑郁量表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beck等于1961年编制,包括21个项目,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过简化后的贝克抑郁量表,共7个项目。物质主义的测量源于Richins和Dawson在1992年编制的量表,随后研究中学者将其简化为9个项目。强迫购买采用Faber和Oguinn于1992年编制的7项目量表来测量。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正式收集数据之前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调查,调查对象是天津财经大学MBA专业学生,共发放问卷38份,收回有效问卷34份。数据的信效度分析采用了Cronbach's α系数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的低成就感Cronbach's α系数为0.394,删除该因子第五个项目后,Cronbach's α系数变为0.864,满足研究需要,其余问项的信效度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问卷星网上收集,共收集问卷211份,问卷的质量经过网站的帅选后全部为有效问卷。被试全部有工作,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男性102人(48.3%),女性109人(51.7%)。被试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89.1%)。大专学历(18.0%)和本科学历(69.7%)所占比重最大。被试企业性质比较分散,其中民营企业(42.7%)和国有企业(25.1%)中人数最多。 管理层次上看,除了高层管理者人数较少外,普通员工(26.5%),基层管理人员(36.0%),中层管理人员(32.2%)所占比重相当。工龄主要分布在十年以内(79.6%),收入4000-8000元(55.6%)的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最大。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和SmartPLS进行数据分析。SPSS用于检验数据的Cronbach's α系数、KMO统计量和Bartlett球体Sig值;SmartPLS用于检验数据的因子载荷,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路径分析。

四、数据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從表1可知,六个潜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全部大于0.7,综合信度系数全部大于0.8,因此,数据拥有良好的信度。KMO统计量最小值为0.775,Bartletts sig全部小于0.001,这表明该样本很适合做因子分析。物质主义、低成就感的平均提取方差小于0.5,潜变量的收敛效度检验达不到研究要求,有些因子载荷系数低于0.7,经过屡次模型修正,我们删除c5、d1、d5、f3、f4、f5、f9、g5、g7共9个观测变量。 Cronbach's α系数中“低成就感”的0.687未达到0.7以外,其他潜变量均超过0.7、综合信度全部超过0.8,因子载荷全部达到0.7临界值,平均提取方差全部大于0.6。

(二)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如图1所示,情绪耗竭能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抑郁(β=0.16,t=2.76);玩世不恭能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抑郁(β=0.54,t=8.95),且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低成就感能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抑郁(β=0.54,t=8.95),假设H1得到验证。抑郁能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强迫购买(β=0.18,t=2.56),假设H2得到验证。抑郁能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物质主义(β=0.54,t=8.95),且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假设H3得到验证。物质主义能够正向影响强迫购买(β=0.49,t=11.56),假设H4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贡献

主要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如下。

首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耗竭、低成就感、玩世不恭对于强迫购买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其中情绪耗竭对抑郁的影响最大。抑郁职业倦怠和强迫购买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其次,抑郁会正向的影响物质主义。广告会短暂的让抑郁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在这种过程中他们的物质主义倾向会得到强化。

再次,物质主义会正向影响强迫购买。这是由于物质主义者一般认为购物能够体现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提升自身形象。物质主义者会通过强迫购物来在他们面前更好的展现自己。

第四,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强迫购买。年轻人比年龄大的人更容易抑郁和强迫购买。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强迫购买行为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被情绪和身份相关的因素影响强迫购买。年长者会更清楚的认识到过度的购买意味着浪费,他们不能够在这些购买后获得价值体验。年轻人往往对于未来有着较为乐观的估计,他们为了拥有一些物质的东西去借债,他们相信自己未来能够支付这笔费用,这也是他们强迫购买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易牧农,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学。岳忠林,男,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YJA630090,16YJC630166)。

参考文献

[1]赵占波,杜晓梦,陈凯.网络强迫购买倾向的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30-141

[2]贺和平.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研究脉络梳理及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21-28.

[3]李洁,吕良,张佐,等.宁夏城市不同人群心理及社会支持现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3,3:40.

[4]蒋奖,曾陶然,杨淇越,于方静.青少年物质主义的成因、测量与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08:1266-1278.

[5]于斌,乐国安,刘惠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272-1282.

[6] 洪炜, 谢中垚, 周丽丽,等. 心理弹性对基层公务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5):795-798.

[7]陈树,马娟,朱金富.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04:293-297

[8]潘国雄.HRM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归因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4,04:166-172.

[9]康勇军,王霄,屈正良.职业院校教师情感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和职称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5:550-560.

[10]刘英爽.基于性别差异的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统计学分析[J].外语教学,2013,03:74-80

[11]郭灵,邓安鹏,薛春梅:《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其对策》,《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2]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J]. Arl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2013.

[13]Maslach C, Jackson S 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1, 2(2):99-113.

[14]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44(3):513-524.

[15]Kearney M, Stevens L. Compulsive Buying: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J]. Marketing Review, 2012, volume 12(12):233-251(19).

[16]Ninan P T, Mcelroy S L, Kane C P, et al.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fluvoxa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pulsive buy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20(3):362-6.

[17]Fiest K M, Jette N, Quan H,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validated case definitions for depression in administrative data[J]. Bmc Psychiatry, 2013, 14(1):289-289.

[18]Zahavi AY, Sabbagh MA, Washburn D, et al. Serotonin and Dopamine Gene Variation and Theory of Mind Decoding Accuracy in Major Depressio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PLoS ONE, 2016, 11(3).

[19]Huguet A, Rao S, McGrath P J,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Behavioral Activation Apps for Depression[J]. PloS one, 2016, 11(5): e0154248.

[20]Handa M, Khare A. Gender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fashion clothing involvement among Indian yout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011, 37(1):112-120.

[21]宋美榮,郑莉君.自我控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3):18-20.

[22]Handbook of consumer psychology[M]. Psychology Press, 2012.

[23]Donnelly G, Ksendzova M, Howell R T. Sadness, identity, and plastic in over-shopping: The interplay of materialism, poor credit management, and emotional buying motives in predicting compulsive buy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3, 39(12):113-125.

[24]Jiang Z, Shi M. Prevalence and co-occurrence of compulsive buy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use in college students in Yantai, China: relevance of self-traits[J]. Bmc Public Health, 2016, 16(1):1211.

[25]Henson JW. Reducing Physician Burnout Through Engagement.[J].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 American College of Healthcare Executives, 2016, 61(2):86-89.

[26] Delavari S, Khorrami M S, Esfidani M R. The Effect of Situational Factors on Impulse Buying and Compulsive Buying: Cloth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15.

[27]Mattos C N D, Kim H S, Requi?o M G,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 Assessment of Demographic 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ies[J]. Plos One, 2016, 11(12): 67-75.

[28]郭朝阳.我国青少年强迫性购买倾向研究——基于消费者社会化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9,05:95-102.

[29]张冉冉,夏凌翔,陈永.大学生人际自立特质与抑郁的关系: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2:193-199.

[30]田录梅,张文新,陈光辉.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014,02:238-251.

[31]陶舒曼,伍晓艳,刘业好,张昱堃,张诗晨,陶芳标. 医学生的自伤行为与手机依赖及抑郁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06:472-477.

[32]苗元江,王旭光.批判与超越:物质主义的积极心理学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36-142.

[33]谢晓东,张卫,喻承甫,周雅颂,叶瀚琛,陈嘉俊.青少年物质主义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3,03:638-646.

[34]陈勇杰,姚梅林.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关系探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3-2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抑郁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