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官兵缺铁性贫血72例临床分析
2018-10-21王春玲黄少辉
王春玲 黄少辉
【摘 要】目的:分析青年官兵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程、贫血程度,有助于早期预防、诊断和及时治疗,以减少对官兵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军人病区2010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史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总结青年官兵IDA的发病原因。结果:72病例中轻度贫血16例,中度52例,重度4例。消化性溃疡与痔疮为诱发青年官兵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分别占(52.78%、33.33%)。所有病例中病程迁延超过1个月,未行及时治疗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治至关重要。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痔疮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在育龄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率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人口的10%~20 %存在缺铁现象,全球约有 6~7亿人患IDA。虽然IDA在青年官兵中发病率较低,但因部队工作性质特别,疾病早期常不易发现,大部分患者因病程迁延,贫血程度逐步加重才就诊治疗,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军人病区2010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ID A患者,并重点分析IDA病因、病程和贫血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2例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8~32岁,平均23.6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晕、乏力、皮肤黏膜苍白。IDA诊断标准:Hb<120g/L,MCHC<32%,MCV <80 fl,MCH < 27 Pg;Hb含量从正常下限至90 g/L为轻度贫血;60 g/L~90 g/L为中度贫血;30 g/L~ 60 g/L为重度贫血;< 30 g/L为极重度贫血[1]。
1.2 方法与试剂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血常规检测采用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XS-1000i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类计数仪,试剂是原装进口配套试剂。
1.3 统计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列表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贫血程度分级
轻度贫血16例(22.22%),中度52例(72.22%)。重度4例(5.56%),极重度0 例(0%)。
2.2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72例IDA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内外痔引起出血、营养缺乏、恶性肿瘤,其中消化性溃疡为青年官兵IDA最常见原因,其次为内外痔出血。
2.3 缺铁性贫血病程与贫血程度有关
当患者感乏力、头晕不适超过1个月,若持续未行治疗,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3 讨论
IDA是贫血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因复杂多样,常伴随其他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及时的铁剂治疗,对纠正IDA效果明显[2],但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对贫血症状掩盖的其他疾病和有可能诱发的疾病作出及时的诊治,尽量缩短病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消化道溃疡引起IDA比例高达52.78%,是最重要原因。除溃疡易导致消化道慢性失血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引起(1)胃酸分泌增多,阻碍食物中铁的游离化,造成铁吸收障碍;(2)抗坏血酸水平下降,高价铁的吸收受到影响;(3)幽门螺杆菌生长消耗二价铁,造成亚铁红素吸收减少;(4)增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的人类乳铁蛋白,使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5)胃和十二指腸黏膜上皮功能也会由于感染导致功能混乱,铁和铁蛋白少量且持久性的流失[3]。
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及相关行为也是IDA发生另一原因,虽然仅占11.11%,但不少年轻官兵仍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机体对铁元素需求量较高,贫血的发生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呼吸、循环等各系统链接式反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绝不可忽视。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含量高,而且是易被吸收的血色素铁,不易受膳食组成成分的影响,应保证每日适当的摄入量。另外,为利于铁的吸收,在食物中要注意适当搭配荤素比例,有效摄入维生素。痔疮是青年官兵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外科疾病,部分官兵饮食不能做到合理搭配,蛋白质类摄入过多,但水果、蔬菜、粗纤维类摄入减少,以致粪便中保水能力下降,肠道蠕动减少。另外,部队任务时间不固定,工作繁忙,造成官兵身体劳累,排便不规律,长期使肛周静脉回流受阻而渐成痔疮。痔疮一旦发生,应及时就诊专科,进行相应治疗,避免长期慢性出血。
本次研究纳入的病例资料中,包含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胃癌,肿瘤诱发贫血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为肿瘤能够诱导提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使生物活性增强,引发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不足,铁的利用度遭到削弱[4]。另外胃癌可直接引起慢性失血,造成铁的大量流失,进而加重贫血程度。
综上所述,充分了解IDA的病因,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合理治疗。例如治疗消化道疾病、合理膳食、手术切除痔疮、对恶性肿瘤进行放化疗等。当诱因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后,通常铁剂治疗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11.
[2]寇艳婷,王莹.缺铁性贫血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 165-168.
[3]梁月娜,覃永亮.幽门螺旋杆菌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39(1):21-24.
[4]陈慧莉,师文静,姜飞.晚期恶性肿瘤相关缺铁性贫血调查及静脉铁剂治疗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