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筹与众包新闻中职业记者角色的转变

2018-10-21周欣姝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

周欣姝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媒介融合之势袭来,全媒体快速发展,新闻生产模式在不断创新,众筹与众包新闻正是在技术的革新与不断提高的民主参与度下生成的产物。在这样的新型新闻生产模式中,时代的变化赋予记者和媒体新的角色定位和认知。本论文通过分析众筹与众包新闻的运作机制来探究职业记者及媒体角色的变化与冲击,同时由这种新型新闻生产模式的发展弊端来探究记者如何通过发挥自身专业性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并由此审视在整个新媒体环境下,记者的角色和认知定位的转变。

关键词:众筹新闻;众包新闻;职业记者;角色定位

一、众包新闻与众筹新闻

(一)众包与众包新闻

众包最先应用于商业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专业化越来越强,分工也逐步细化,导致一种产品因其公司的内部能力限制,使得其不同部分可能来自世界各地,为的则是一个更优化产品的发行。当然,随着众包模式在商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传媒领域也开始尝试新闻外包的形式,由媒体机构或个人作为发起人,把原由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的各环节工作外包给大众,从资金到选题,再到信息生产等等,这便是所谓的众包新闻,众包新闻可分为内容型众包新闻和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就是新闻报道发起者向网络受众征集报道费用的融资行为,即众筹新闻。

(二)众筹与众筹新闻

众筹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使用,他对众筹的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1)”众筹新闻就是以众筹的形式发起的新闻报道,即自媒体或是职业媒体人利用众筹平台筹集报道所花费用的资金,而项目支持者也会在此平台对报道内容建言献策,与其进行实时互动。

二、相关个案浅析

(一)“内容型”众包新闻——新华客户端“我在现场”

众包新闻在我国有个典型的案例,即新华客户端的“我在现场”,“我在现场”由新移传媒发起,是新华社推行新媒体的一个产品。其业务主要召集大众参与新闻的制作,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参与认证记者发起的新闻,上传视频或图片,并加以文字说明;第二种是在“创建现场”中由受众新发起一个选题。由此看来,这样一个新闻信息平台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来自受众的。据笔者研究,“我在现场”正是一个由专业记者团队引导的新闻外包平台,既是收集受众所知信息的工具,又是提供新聞阅读的应用。

(二)“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众筹网

众筹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在众包模式中最为广泛,众筹新闻就是由相关人员通过一定平台发起,大众以小额投资形式支持采访、写稿及编辑等各环节的新闻制作模式,此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新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线型传播链,而是使得受众参与度大大提升,不仅决定了选题的去留,还参与到新闻采访制作过程中,不断给予记者意见和建议。当然,在此种新闻制作模式下,不可或缺的是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反言之,也正是这个平台创造了众筹众包新闻模式。例如国外著名众筹网Spot.Us,国内的众筹网,均以互联网为依托,筹办者与大众线上线下充分互动,使得新闻不仅仅是媒体的产物,同样也是受众期待的产物。

三、两种新闻模式下职业记者的重新定位

据上述分析可知,所谓众包新闻就是把原属于职业媒体编辑部内部的工作环节或资金,以自愿的形式外包给受众。这种机制是新闻制作模式的一大创新,其颠覆了以往媒体单方面输出信息,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受众似乎成为信息的提供者,而不是坐享成果,其主动性大大提升。同时,在众筹模式下,受众成为资金的提供者,记者的责任意识也有了相应的转变。因此众包新闻的这种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二者角色定位的转变值得深思。

(一)“内容型”众包新闻中职业记者的角色变化

1.受众与记者角色关系发生变化

在“内容型”众包新闻模式中,选题和内容是其主要的两个方面。以新华客户端的“我在现场”为例,受众可以通过“我要创建现场”来上传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是为媒体提供了新闻备选,也就是选题。另一种方式是媒体给定新闻选题,而将新闻的内容外包给大众,征集各地网络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

在此种新闻制作模式中,受众参与性得到了大大地提升,以往受众只是在传播链的最后一端,后来有了反馈的环节,而在众包模式下,受众已经参与到处在传播链初端的传播者位置,当然,受众不是完全包揽了整个新闻的制作,但为媒体提供了素材和观点意见,这就体现了记者和受众在内容生产环节的交融,此时的“传”“受”并不单一,而是交互的过程。

2.记者职能重心的变化

在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中,记者在既定的框架下按一定的方向专业地寻找信息,而被众包出去的内容所反馈的信息却是海量且鱼龙混杂的。此时职业记者对信息的把关和整合便显得尤为重要,也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在众包新闻模式中,记者的把关不仅仅是传统模式中编辑内部的自我把关,还是对公民所发布的“碎片化”信息的质量把关。同时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大量性,记者的信息整合成为稿件完整呈现最重要的一步,这也是职业记者在“内容型”众包新闻中角色扮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下记者采集信息的走访活动被弱化了,相反被加重的则是对信息的高度把关和筛选能力。

3.职业记者的角色在众包新闻中被强化

由于用户来源的不同和匿名性,其发布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需要判断,此时需要的是专业记者对信息的把关,即记者对事实的判断和对信息文字的修改,必要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核实。由此看来,在众包新闻中,记者的角色在这些环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受众的不同和海量的信息也要求记者更高程度地发挥其专业性。

(二)资源整合型众包新闻中职业记者作为

众筹与众包新闻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众筹网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仅限于在商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众筹网的新闻项目寥寥无几。另外,已上线的众筹新闻也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以至于现今的众筹新闻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在分析这种新闻制作模式下职业记者的角色定位,首先要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考虑记者作为媒体从业者是如何在其模式中发挥专业性的。

1.记者的职业身份和个人身份相融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在网络世界中,记者往往以个人身份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在众筹新闻这种模式中,记者就是以个人名义为其报道融资,最终的报道又会以职业记者或是其所属媒体身份发布,以扩大其影响力。由此可见,众筹新闻模式中记者的职业身份和个人身份是高度统一的。在众筹新闻中,也有一些像候继勇这样的职业记者协调把握了二者角色的协调性,充分利用众筹新闻的优势,为自己筹得资金和公众意志,呈现出了颇具创新且优秀的深度调查性新闻。

2.新闻众筹模式下职业媒体何为

新闻众筹在中国虽已存在五年,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众筹网中新闻项目也是寥寥无几。通过本论文调查研究,一些职业记者利用自身的专业性,正在帮助众筹新闻走出发展停滞的困境,同时也使得自己在新型新闻运作模式下找准自身的定位和职责所在。

(1)知名媒体人引领新闻众筹风潮

新闻众筹在资金吸引方面的不足利用了知名媒体人或是知名媒体机构的影响力增强,受众不愿为新闻制作过程买单,其中也有对发起人的不信任因素,而此时行内知名人士或是以著名机构名义发起的项目就为其大大增加了信任度和影响力。据调查,众筹网中业内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媒体人发起的新闻众筹项目比影响力一般的记者会更快吸引到资金和支持者,其报道也会更加顺利的进行。

(2)职业记者提升了自身专业度,更加强化新闻专业主义

在众筹新闻发展的模式中,职业记者主要扮演两个角色,其一为发起报道并进行常规的采访、写稿;其二为与持续跟踪报道进度的支持者进行互动交流。此种模式下的记者面对的规制看似放开了,实则他们的最大监督人是受众,但这些受众对报道的操控却不一定会让报道向专业化方向进展,此时这些参与众筹新闻的职业记者便选择守住自己的专业素养,严格遵守新闻专业主义,在倡导新闻自由的同时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中立性。

(3)记者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加强

众筹新闻模式改变了职业记者的工作动机,原本记者是给机构内部写稿,记者的责任感在于自己的稿件出自某媒体,那么自己就要对媒体的名誉及关注该媒体的读者负责,而当媒体人摆脱了机构的牵制时,作为个人就仅需对自己的受众负责,目前看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的,但是记者仍将自己定位为职业的记者,尽管稿件的发布平台是众筹网,并非专业媒机构,但记者也依然以行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定位为职业记者,而非随意的撰稿人。同时,记者在进行采访写稿的一系列资金均来自受众,这也更加激发记者对受众的责任感,也就分外注重报道的质量和后期取得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论述,众包与众筹新闻作为众包的整体对职业记者角色定位影响巨大,以“我在現场”客户端为例的内容型众包对记者的角色认知有了重新的审视,而以众筹网为例的资源整合型众包则对职业记者的专业性发挥有了更具体的要求。

纵观新闻发展史,专业从事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变化是巨大的,直到现今众筹与众包新闻的出现,其地位可谓是颠覆性的。最初的记者是宣传者,受众只能听,完全没有提出异议的权利和意识,后来新闻从业者的角色演变为传播者,受众有了对信息做出反馈的能力,而在中包新闻的两种模式下,人人都可当记者的公民记者时代到来,并出现了大量的参与式新闻。记者以往如“神坛”般的地位,现如今也变成需要为受众利益和兴趣着想的公民服务者。尤其在市场化的媒体环境中,职业记者和媒体间形成了竞争关系,而唯一评判胜负的标准就是受众的获取量。

如此看来,时代的变更为记者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是多方面的,职业记者和媒体也在不断运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审视自身角色的转变,以尽快适应这个持续更替变换的媒体环境。

注释:

康菊霜.自媒体时代新闻众筹的发展与对策[J].今传媒,2015,36.

参考文献:

[1]刘居星.众包模式下的参与式新闻[J].传播与版权,2015,(06).

[2]唐佳梅.从众包新闻到众智新闻[J].现代传播,2016,(235).

[3]滕瀚.媒介融合视域下众包新闻的三重角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4]王云晓.浅析众包新闻的生产运作机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5]陈敬良,林芷羽.新闻众包的社会化内容生产把关机制探讨[J].今传媒,2016,(07).

[6]滕瀚.众包新闻:未来新闻报道模式中的一匹黑马[J].传媒观察,2014,(08).

[7]陈凤玉.“众筹新闻”——新闻生产方式的新尝试[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

[8]郑梦琛.从众筹新闻看网络时代新闻生产的模式变革[D].安徽大学,2016.

[9]韩晓宁,易新航,任甜甜,王军.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传媒众筹支持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6,(02).

[10]李萌.基于众筹背景下的公民新闻的发展[J].新闻传播,2016,(03).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电视台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变研究
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人民法院普法定位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探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