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报中多媒体的交互设计
2018-10-21程刚
程刚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逐渐被网络传播所取代。新媒体独有的交互性是同其它媒体的主要区别,数字报的出现对传统纸媒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报中多媒体的交互设计。
关键词:网络数字报;多媒体交互设计;互联网
数字报技术的发展应用是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数字报在编辑过程中存在设计思维单一、格式千篇一律、功能交互性弱等问题。因此,在数字报设计的过程中,需充分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在不断提高用户体验度的前提下,运用多性设计思维、多种设计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促进我国报纸传媒行业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一、数字报的特点
(一)网络传播
数字报与传统报纸最大的区别是传播方式的不同。数字报是将传统报纸要传播的信息编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运用相关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传播和多终端阅读。数字报相较于传统报纸来说,其表现形式更具有多样性和生动性,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充分展示其所要表达的信息,易被受众接受和认可。
(二)数字出版
数字化的出版方式是数字报的特点之一。在数字报设计过程中,需使用专业软件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在设计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查、修改及排版,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数字报,并将其发布到网络上供读者阅读[1]。相对于传统报纸而言,数字报省去了印刷时间,降低了成本。并且,数字报的阅览方式适配多种终端设备,充分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三)数字发行
数字报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用户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了报纸传播和发行的时效性和便利性。
(四)数字阅读
数字报的阅读方式具有便捷性。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检索、选择性地阅读。同时,具备分享、保存、评论、朗读等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了阅读体验。
二、数字报的设计
(一)视觉流程
网络数字报的视觉设计流程,首先需對视觉流程的概念进行充分了解。顾名思义,视觉流程是对数字报版面信息进行视觉传达的过程。它通过对受众的心理分析,以受众的视觉热点作为依据,从而对数字报的多终端版面设计进行合理定位。同时,需保证数字报和纸媒版面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其中,视觉热点是数字报设计的重中之重。据研究证明,视觉热点多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转移,因此,位于左上方的信息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但是,并非所有人的阅读习惯完全相同,不同的阅读习惯,致使阅读时注意力的聚焦位置亦有不同。故此,信息页需考虑文字格式、图片位置、音视频格式等因素,提高受众的个性阅读体验。另外,在进行数字报视觉流程设计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对单一页面的设计,还要加强多页面之间链接,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二)空间设计
从理论上讲,网络空间的利用范围是无限的。数字报版面可以无限扩版,并且页面之间还存在链接功能,增加了数字报的空间感。在对数字报进行空间设计时,可将重点信息分散地放在不同页面链接之中,从而使重点信息的分布更加广泛,以便受众发现、阅读。
三、多媒体的交互设计
(一)图片
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都会添加图片资料,作为信息的补充。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自身的阅读形式和方法都存在着优缺点。网络媒体虽然拥有便捷化、个性化的阅读,但也存在着终端设备差异和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2]。由于网络媒体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所以网络媒体在设计的过程中需将原有数据作为设计的基础,并将图片信息全部体现在页面上。因此,在进行数字报设计过程中对图片清晰度要求较高。电脑端图片应采用JPEG/PNG格式编辑处理,移动端采用WebP格式[3],以保证图片在数字报上能够快速加载和清晰体现。
(二)音视频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并且听觉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与人交流的参与者,听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进行网络数字报设计过程中,全媒体记者采编的音视频素材,需考虑将同期声、短视频等素材融入到数字报设计之中,从而提升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和被接受性,提高受众对数字报的接受程度,继而满足人们对信息获知的需求。
四、结论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报纸传媒行业需把握机会,积极发展多终端数字报。报纸传媒行业需针对网络传媒的交互性特点,设计出完整性、系统性的信息传播方法,以此提高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和扩展性,从而促进数字报交互设计不断提高,满足受众的个性消费需求,继而实现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慧.硬件维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02):212-213.
[2]董志宏.新时期数字报纸设计中多种媒体交互设计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3(20):69-70.
[3]WebP格式,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 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