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觉
2018-10-21黄鹏飞
黄鹏飞
摘要:“带您走进平凡百姓的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的大国气象”,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人》第二季在上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主诉讲述中国故事,拟合了当今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文艺创作导向,也彰显了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文化自觉。本文从该节目的节目形态、表达手段、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节目核心价值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契合。
关键词:综艺节目;文化自觉;电视节目
一、人物角色设置合理且有效
本节目中,人物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中国故事讲述人、故事主人公家庭、主持人。他们都紧紧围绕“讲述中国故事”这一目标,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角色职能。
(一)中国故事讲述人
除撒贝宁、李晨和海清作为常驻讲述人外,每期节目还会邀请飞行嘉宾作为讲述人,他们作为中国故事的“推广大使”,参与故事的舞台演绎,并且辅以故事的背景解说,娓娓道来,在情节线索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大多都是有演艺经历的艺术家、演员、歌手艺人,对故事的表达有其专业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二)故事的主人公家庭
故事主人公家庭作为节目的核心,是中国故事的亲历者,也是自述者,也是中国故事最有力的自证人。家庭全员出动,进行那些亲身经历的舞台演绎,彰显了“合家欢”的节目本色。
(三)主持人
主持人高博曾主持中央电视台《家庭幽默录像》等节目,擅长以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融入每一个节目环节。与以往的节目类似,他不仅是节目的串联人,还延续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参与进了很多故事的表演当中,为故事的演绎平添了很多的笑料。
二、表达手段和形式的大胆尝试
節目的主体部分是中国故事的主人公家庭进行舞台短剧的表演,表演的内容是由他们自身的经历改编而来。他们来自我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是专业的演员。然而,青涩的演技却没有让表演失色,观众反而被如此纯天然的表演和自然流露的情感所感染和折服。在独播平台腾讯视频上,从节目的弹幕可以看出网友观众对他们演技的极大包容,这正是因为表演的情节和内容均是个人亲身所经历的,表演起来甚是自然。经由本人讲述的中国故事,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形式更容易感动人的吗?这对观众来说是另一种表演美感的欣赏。
另外,舞台短剧的剧本撰写也是十分成功的。导演组针对每一个故事家庭的独特经历,进行个性化的舞台包装和情节设置,并加入了许多具有生活化气息的“笑梗”和“段子”,让台词变得生动鲜活,令台下观众忍俊不禁。
三、中国故事的深度挖掘和极致表达
第二季的《欢乐中国人》节目定位是“大型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节目,这决定了“中国故事”的选取与表达是否成功直接影响了节目的根本质量,节目中所讲述的故事大多深度挖掘了我们日常见闻的事物,为它们赋予了别样的色彩。其中,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也有体现讴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故事,这都体现了文化自觉。
与以往的同类型节目不同,节目对故事的表达并不停留在表层,而是挖掘出了真正和中华民族血脉精神紧密相连的根源。故事发生在各行各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讲述……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的价值是中国人心中最根本的坚守,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习近平文化自觉的根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习近平在很多场合的讲话中都特别强调“精神命脉”、“精神基因”等词汇,这就是为了进一步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人类通过基因密码来使自己的特质得以延续,作为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何尝没有自己的遗传密码,这种强大的精神密码使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我国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一方面,我党对文化发展中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并制定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人民群众顺应时代潮流、积极配合。
“五弦琵琶”的传承人方锦龙对国乐的传承有着执着的坚持,在节目上为我们上了一节“大师课”。他使用五弦琵琶演奏出了多种乐器的乐音,令人对我国传统乐器赞叹不已,与霍尊共同合作的五弦琵琶版《卷珠帘》更是为观众铺开了一幅国乐传统文化的画卷。白居易的《五弦弹》、进贡日本天皇的五弦琵琶史实等,令观众对国乐文化与古代我国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此外,方锦龙的孩子方颂平作为年青一代,曾出国留学深造,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子承父业”,传承国乐文化,如今也走上了职业的音乐道路。这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故事,也是一个有关好家风的故事。
李玉刚作为讲述人,请出了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华裔小男孩王泓翔。王泓翔曾参加《中国民歌大会》、《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等节目的演出。他在节目中与李玉刚两人的交谈妙语连珠,还共同合作演唱《梨花颂》,这令人感受到小小年纪的他对戏曲艺术的尊重和认真。王泓翔父亲现场讲述人在国外唱起中国歌曲的乡愁,不禁泪洒现场……
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离不开从小的培养,也离不开好的家风相伴,这便是文化自觉。
(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局面。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我国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导,一方面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又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总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充分表明我党已经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由李晨讲述的“青浦特警史密斯夫妇”司家艗和卜子贻是当代90后的杰出代表。两人均从事特警的职业,从毕业到相爱再到结婚,特警的职业特殊性让他们需要面对异于常人的工作压力,更有婚姻生活上的压力。在他们的舞台表演中,我们可以得知,每逢过节两人总是有紧急任务需要处置,难以好好地过一个安稳节,这是当代特警职业牺牲的伟大,也是90后年青一代的执着坚持。风趣幽默的“过肩摔”造就了他们两位突出的人物性格,极致的人物性格加上極致的经历故事,讲好了这个属于特种职业的中国故事。
马拉松“老油条”92岁的张亮友是中国第一代马拉松运动员,他在马拉松的奔跑中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看见没,天边那片云,追上它!”是他对全家老少坚持跑步锻炼的口头禅,在他的影响之下,86岁的老伴和他两人每天都坚持跑20里,同时全家人也被带动起来参与跑步锻炼。儿孙满堂、身体硬朗是我们对张亮友老人的第一印象,这也是我国当代老人幸福生活的代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好,圆满的家庭生活令人动容。
每一位故事讲述人都和自己讲述的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演员侯勇曾是退役军人,讲述了一个有关“阅兵”的故事。舞台短剧中,主人公是90后的年轻战士,参与进了70周年大阅兵,他的家庭四代同堂,且全都是军人出身,家人们齐齐上台,展现了代代热血男儿的“阅兵梦”。其中令人最感动的便是老姥爷的出场,他作为第一代空军,当年因打靶两环之差没能进入受阅方队,而在如今,是曾孙子圆了他的阅兵梦,体现了老人家和全家老少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热血沸腾。
四、新媒体融合,互联网手段助力
多屏互动思维的应用对节目内容是一个极好的补充,在节目中,主持人多次提及故事“二维码”,经扫描后观众便可得到对应故事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页面,文章图文并茂地叙述了该故事的详细经过,介绍了人物详情,对电视荧屏上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另外,这些页面都非常易于传播,只需要轻轻一点,便可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是分享到朋友圈,传播能力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