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2018-10-21张学聪舒兴会
张学聪 舒兴会
摘 要:家校合作是一种教育合力,两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它是一种教育的优势文化,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共同育人的力量。在家校合作中应做到准确定位,克服短视,正确评估资源,注重合作的常规性、创意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系列性。
关键词:家校合作 教育合力 创文化优势
宋庆龄曾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总是家庭。”美国名言里也这样说:“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可见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影响何其重要,我们学校教育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之上的,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只有通过家校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家校合作的定位
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合力,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教育合力是一种教育的优势文化,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二、家校合作中要克服教育短视现象
大多数家长不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不注重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必竟那是升学的需要——“临时抱佛脚”现象;我的孩子就是要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上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盲目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培养过程中知识无系统,随机性强,按经验知识来教孩子,面对问题时,一味地说教,当学生考不好时便实施打骂——教育孩子知识缺乏系统性;扩大甚至夸大文化教育的经济价值,希望通过孩子的教育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充满着功利色彩。如上所述的那样,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我们应该能过家校合作来改变一下家长的思维,把家庭教育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多让家长们了解一下教育规律,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
三、家校合作中教师角色定位
(一)教师面对学生我们是师长,是人师,同时我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教好书,那先得育人,它影响着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那是学生一辈子的事。
(二)面对家长我们是教育的同路人。平等,友好,合作是我们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对于学校来说,每一位家长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和智慧。因此,如何发挥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了学校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教师来说,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共同管理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无疑是积极向上的,事半功倍的。所以我们在组织家长会、家访、家长沙龙、调查交流、个案访谈等活动时,我们的态度应该让家长们感觉到是真诚的、是有好的,是为了他们的孩子,为了他们的家庭;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应注意家长们的地位感,让学生家长认为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时明白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更大;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还应注意友好的态度,大家共同坐下来交谈是为了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适合学生成长的途径,大家达成共识,让家庭教育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在家校合作中,我们教师不能一味的去指责,去批评,去进行命令,那样的话,无疑问的是把自己推向家长、学生的对立面,阻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
(三)教师是教育的专业人士,得学会倾听,指导,引领。教师学会倾听家长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家长身上的思维火花,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才能正确地判,才能捕捉相关信息,才能成为家长可信赖的朋友,才能传达信息,取得共识,才能作出正确的指导与引领,才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才能够真正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有效地进行指导和引领,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四、开展家校合作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小细节做大文章——家校活动的常规性
建立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面谈、家访、家长会、留言条、书信、调查问卷等都可以作为家校合作的途径,在这些活动中应注重细节,注重落实;应抓常规,重实效。
(二)借助创意载体吸引家长——家校活动沟通方式的创意性
创意载体,促进家长和学校、家长和亲子的心灵沟通。如:在学校的组织下,家长和学生一道参加交通劝导、文明卫生宣传、安全知识抢答、亲子活动等等;在學校的这一些活动中,家长和学生、学校得到了有效的沟通
(三)抓住教育契机——家校活动的灵活性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家校活动。例:上到关爱生命,一个教师把鸡蛋分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给蛋装饰作为自己的儿子,照顾他一天,陪他们说话,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家长在家庭中作好指导。再如:上到爱护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任务指引下,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调查。
(四)变问题为资源——家校活动的独创性
在家校活动中可以是教师发现的问题、家长提出的问题、年龄特征的需要等方面进行设计,让家长、学生参与到独特的活动,体验家校活动的独特魅力,同时促成愉悦的家校合作。
(五)由点及面——家校合作成系统性
在家校合作中应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一所学校,在一个班级,我们学校和教师应首先发展一些特别关心教育教学的家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校里的一员。让他们关心学校的发展,关心学校的前景。让他们深知学校的兴衰与我有关,关系着自己,关系着每个家庭,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家长中先由点发展一批,最终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