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思考
2018-10-21杨新媛
杨新媛
摘 要:语文的教学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将成绩进行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的掌握教学理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教学观念 教学素养
一、阻碍初中语文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提升的因素
(一)语文教育观念落后
语文的教学应该从教会学生说话写作等方面开展,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感受表达出来。但是现行语文课却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流行的语文分析模式是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划分,这样就不能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在语文的教学中,文章中国经常存在空话、套话,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语文老师也采用题海战术,所以说,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受高考的影响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客观题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评判,答案经不起推敲,并且有许多考题出得莫名其妙,不是目前阶段学生可以解决的。学校过度的追求升学率,应试作业、应试措施、应试训练也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语文教师学习数学学科的模式开展题海战术,使固定的解题的思维方式变得僵化。为了让学生高考中语文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的侧重点是对历年高考试题深入的研究,导致无暇顾及语文教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方法虽然在部分教师中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上进步还不是很明显的。高考的标准也脱离实际,考语文试卷中的“客观”题答案经不起推敲,许多考题出得莫名其妙,不仅语文教师无法解答,而且大学教授很难解答。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目前阶段,已经在全国大力的推广新课改,但是还存在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教育教学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为了最后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就会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对课本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转变到新的教学思维上是一段艰难的过程,但是为了学生可以接受更加优秀的教育,教师就应该顺利时代发展的趋势,改变教学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新的教学方式,不在先进的教学队伍中落队。老师要严格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改变原先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落后方式,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保持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新的教学观念。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和点拨,帮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思想品质要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思想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拷问、自我剖析、自我斗争和自我检讨等方面不断地提高思想水平,只有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改变原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教师要深入学生内部,注重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与学生聊一聊人生、理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可以提升人的内涵和气质。教师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注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在工作个行为上的不足并及时的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
(三)知识水平要提高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学识过人有利于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可以将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在一个更高水平上对文学的问题展开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学生地学习。如果教师的自身水平不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只能按照课本内容按部就班的教学,很难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相结合起来。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地通过网络、书籍等提升自己的学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一个很高的姿态传授知识,学生才会被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存所折服,更加的尊重老师,认真听课。老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的前言对学生提问,让语文的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很好地解决现实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知识动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全面的向学生传授语文文化知识,语文教学要结合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要注重语文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向课文内容的情景展开想象,领略文章中的“人情物理”,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引发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提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学的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美学宝库,文质优美的典范文章非常多,古今中外美文在语文课本中都能找到,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行拓展,对文章中的审美因素深入的挖掘,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結语
新形势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新的要求。需要促使教师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潇琳.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