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的思考
2018-10-21巫勇权
巫勇权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的工作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中学数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笔者借用并改动两个字:问题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问题式教学不是今天才创造的,而是古已有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强调问题情境下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设计恰当的问题,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手段。
一、课堂引入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引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与目标无关的不要强加,不要使引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
(二)科学性原则
引语设计要科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违背科学的引入,尽管生动、精彩,也不足取。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教学效果的高低,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引语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等,不能脱离实际,让学生难以理解、接受。
(四)从课型需要入手原则
引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五)短小精悍原则
引语的设计要力求在很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两三分钟就转入正题,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六)形式多样原则
引入的方式很多,设计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堂课都用同一种模式,起不到激发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二、课堂引入问题设计
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训练,关照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思考,一步一步地向预设的结果靠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层次性(梯度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既要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还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低档思考题、中档思考题、高档思考题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决路径不限制,鼓励学生积极走进问题情景,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向、发散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挑战性
所谓挑战性,是指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从单向的、平面的问题设计转向多维、立交桥式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更复杂的条件下去理解和思考。正如树上的桃子,能够跳一跳够得到的桃子,往往才是更大的,更甜的,也更有价值。
(四)有效性
所谓有效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指向教学的目标,教师更多地是将学生带到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入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车型、马力选择适当的“车道”,以每个人可能的最高车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因此,要做到有效,问题预设就得着眼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要做到有效,问题设计还要着眼于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和“任务”、“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并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做到有效,问题预设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问题线索与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课本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形成最佳的结合点。
三、课堂引入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的基本流程一般有三个方面。
(一)充分预习,深度阅读教材
对问题清单中一般性的问题可以直接从书本中找公式,找方法,对不会做的,解决不了的,特别是难点和疑点问题,引导学生做好标志,适当的时候需要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
(二)查阅资料,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要明确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尝试解决难点和疑点问题,对问题清单中的重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点,尝试进行初步的解决。
(三)互动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在自主探究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或是在自主探究中产生的新的疑问,鼓励学生开展同座位结对、四人小组等多种灵活的合作探究形式,互动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的解法:
例题:解不等式3(1+x) 首先,去括号后得到3+3x “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不等式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 数学课堂引入还有如数形结合引入法、逆向引入法、激将法、发现法等。但其实质都是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知識。只要教师认真思考,巧妙设计,就能将课堂引入这一环节处理得恰到好处,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