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思考

2018-10-21安顺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安顺成

摘 要:情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点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培育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制度的改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时代性的新要求,情境教学法在其中不可或缺。本文就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对我国来说变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已经融入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它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这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情境教学,从而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语文,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课堂构建的概述

教师想要成功的构建情境课堂,首先要了解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生活实际在輕松的环境下展开的教学。之所以要进行情境课堂的构建其目的是使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学习中,开发自身的思维,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并且有效掌握知识。构建情境课堂最主要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机。因此,在情境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特点有效的展开情境教学,将学习动机与情境课堂有效结合。情境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启发小学生学习动机,并且能够使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产生兴趣与情感,提高自身认知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自身的洞察力。教师在情境课堂的构建中,要注意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化,和谐平等的关系是构建情境课堂的关键。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对语言的重视不够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启蒙,语言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掌握语言,利用语言。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深,情境教学虽然重在情境的创造和对学生参与的引导,但是语言的传输和指导也能影响小学生的语文理解,不完备的语言指导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过度情境化导致学生学习怠惰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情境教学是要真正让学生有所得的。所谓“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过度的情境化思考交流也会让学生怠惰,引发学生理解甚少而过度活跃的后果。表面上看,学生们都踊跃参与到情境当中,其实,思维早就游荡不定了,情境教学的灵活变通,在这种状况下就显得过犹不及没有意义了。相反,还会致使学生脱离了理论知识,对知识内容的的理解收获少之又少,更不用说花时间去深入思考知识了。

(三)多媒体的过度应用

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当中,对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也有着推进作用。但是有些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的使用,从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语文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的关注,也随之减少。如此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也会开始依赖新媒体的帮助,求知欲降低,拓展知识的能力降低,思维和想象都受到束缚。

三、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朗读中感受教材情境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课文的丰富情感通过朗朗读书声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感受,使他们体验到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朗读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为有声的语言,融入了情感,把教材中的语言、人物、事件等展现出来,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所阐述的情境中。朗读过程中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达到了学习四位一体的效果,多种感官认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这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二)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运用音乐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感受文章的内涵,体会人物形象,是情境教学的又一方式。如教《桂林山水》,让学生轻轻哼唱他们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使学生仿佛愉快地泛舟在清澈的漓江上,这样不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更突破了对对课文的理解。

(三)通过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4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如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四)语言描述情境

这是情境创设中最基本的途径。语言描述与以上几种直观的手段相结合,便于将学生带人情境。凭借语言本身的生动、优美、有趣、动情来描述形象和意境,使学生境中见形——形中悟美——美中激情——情动辞发。如教《荷花》,让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听柔和的轻音乐进行想象,老师有感情地轻声描述:“瞧,荷花翩翩起舞了……”(课文语段)音乐播放一分钟后,问学生:“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会有所感悟地告诉你:我仿佛觉得自己就站在满池荷花前;我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我仿佛听到了叮咚叮咚的河水声;我仿佛看到了荷花在舞蹈……教师语言的描述,直观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的协调作用,把学生带人花香叶翠的有声有色的世界。

结语

总之,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情境教学法。去粗存精,传承汉语文化的同时,合理安排情景,为学生构造体验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思考力,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进步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永梅.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0).

[2]赵晓宁.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4).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