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2018-10-21张静茹
张静茹
摘 要:对于物理知识来说,其是源自生活,而又归于生活的。至此,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应对一些生活化措施加以探索,以进一步的增强教学效果,将物理教学的内涵及价值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师们教育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策略探究
针对于高中物理这门课程来说,其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及理论性,致使学生在学习时经常遇到难题,以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可以将一些生活化的措施融入其中,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间的距离,促使其的学习活动得以有序、顺利地实施下去。至此,在现阶段,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的内涵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依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等,对生活中所蕴含的课程知识进行选择、捕捉,将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挖掘出来,以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间的距离,促使其利用一些实用性的方法、技能、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而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致力于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引导作用,对教材中的一些生活化元素加以利用,并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生活经历等作为出发点,将一些生活实例引入进来,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认知程度,使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发现、分析、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二、优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降低理解难度
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而言,其具有着较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导致学生在理解其中的公式、原理、概念时,遇到诸多的困难,即使是记住了,也很难灵活的应用,使其的学习自信、学习效果得以逐步的下降。至此,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进来,以借助于一些直观、形象的现象,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知识,以在降低其理解难度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其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保障授课目标得以逐步的落实。
例如,在讲解“弹力”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在理解弹力时,就只是集中在运用弹簧上,以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至此,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进来,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些墨水,然后将其装在塑料瓶子中,密封好;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请一名学生,对瓶子进行挤压,有利于后续观察;最后,学生就会发现,在挤压过后,瓶子中的墨水也发生了微弱的变化,使其对于弹力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促使授课目标的达成。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丰富学习体验
對于物理这一学科而言,其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贴合实际生活,将一些物理实验引入其中,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奥秘,促使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有序地实施下去。另外,通过物理实验的开展,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起到一个丰富的作用,并促使其的探究能力、物体素养得以显著性的提升,将物理教学的内涵及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向学生证明,“物体的自由落体是不受其重量影响的,落地的速度和时间也会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度相同的物体,会同时落地。”教师就可以将物理实验引入进来,以促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得以增强。比如,教师可以用石子、书本、粉笔来进行演示,在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老师选用的物品皆是实体的,如果选用树叶、气球、羽毛等物品,还是会同时落地吗?而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入阻力的概念,重量轻、体积大的物体,会受到空气的阻力,所以下降速度会变得缓慢,并以多媒体为载体,为学生播放相应视频,进一步的深化学生的认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也能够对其的思维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促使最终的授课效果一举数得。
(三)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巧妙的借助于生活化教学,来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促使学生讨论、学习,以进一步的强化其的学习能力及物理素养,使其得以更高层次的进步及发展。
例如,在讲解“电学”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生活中的电路加以探究,并促使学生间讨论、合作,对成果及经验进行分享,以借助于所学知识,对电路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其的运用能力得以显著的强化,从而使其的应用能力得以增强,促使授课目标的落实。
三、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应发挥出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找寻到学习方法、探究方法,对其的生活经验起到一个激活的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但生活经验却是有些缺乏的。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找寻到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等,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在实施生活化措施时,应找准恰当的时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情、教学需求等,秉持着适当性的原则,来选用一些生活素材,既要保障其的知识性,也要保证其的趣味性,以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促使最终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生活化的措施融入其中,不仅满足了素质教育的所提要求,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一些生活化的手段、策略等进行探索,进一步的缩短学生与课本知识间的距离,以在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后续的深入性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瑞杰.生活化教学是上好高中物理课的关键[J].华夏教师,2017(10):32.
[2]赵秉军.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01):56-57.
[3]李玉斌.高中物理学习中生活化元素探析[J].科技风,2016(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