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分析
2018-10-21刘荣
刘荣
摘 要: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系也有了新的思路,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便导致物理教学效率严重下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来改进教学现状,并且要积极探究教学创新思路,通过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进一步促进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创新策略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其属于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具体认识与抽象认识。对此,在当前初中阶段,作为物理教师,要想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掌握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自身在课堂教学上的效率,首先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够进一步的推动学生在物理上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本人就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课程,而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将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物理公式灌输给学生,而忽略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这样使得学生在没有全面理解的情况死记硬背,进而导致其在练习相关题目时只会死板硬套,无法灵活变通。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不加以改变,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二、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实验法
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实验,脱离实验的物理教学和课堂不是真正的物理教学。虽然课本上的理论都是已经被科学家证明了的,其证明过程也在课本中解释得非常详细,但是,教师配合实验进行教学比传统单纯理论教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理论、记住理论,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对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比较法
比较法的概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概念相似的物理理论知识或者物理实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这样学生在分析学习两者的异同点时可以把知识点记得更清楚。例如,在学习“声和光”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声和光都可以在空气中自由传播,但是两者的不同之处是声音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光不需要介质就可以传播;声和光在遇到物体的时候都会发生反射,声音在遇到物体时反射成回声,光则反射成像。通过对比学习声和光,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比喻法
初中物理中有很多基本的理论是不能通过做简单的实验得到证明的,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比喻法进行概念的教学,例如,日食,教师可以将灯泡和乒乓球比成太阳和月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与巩固,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展示法
现在课堂中多媒体运用广泛,因为多媒体教学比普通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课本中一些无法展现出来的概念或者知识点进行动态展现,这是其他教学手段做不到的。
三、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习,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抱有一定的兴趣,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通过对学生鼓励的方式,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创新。学生在对初中物理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遇到的物理难题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幫助下解决问题,加强对物理知识点的记忆,总结出学习物理的规律,进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情景创设法,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情景创设法,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课题开展,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识通过情境设置具体化,并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对物理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这一方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和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如:在声音和介质开展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水滴在盆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什么变化?水滴在塑料瓶、玻璃瓶中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决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如:在对平面镜成像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加菲猫照镜子的视频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在视频观赏中发现成像原理,并且以这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
(三)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学生物理学习需求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差距,导致其最终的学习成果也呈现出不一致的特点。为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都有所获得,教师就可以对班级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在对声现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分配任务:一些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声现象,一些学生对声音的特性或者是声的有效利用进行课前预习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后作业布置时,对学生能力较差的层次就可以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做题和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层次就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作业。又如:声现象和光现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而对学生物理知识层面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推动每一位学生在自身领域中都能够得到发展。
结语
初中物理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正确的选择和适当的革新,物理源自生活,与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参与生活、走进自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将物理学得好,用得好,为高中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有忠.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171-172.
[2]沙勇.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