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探究
2018-10-21秦铭蔓
秦铭蔓
摘 要:中国传统经典蕴涵着深厚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和文化基础。读中国古典名著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他们不仅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改善他们内在的道德情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中国的经典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这不仅是时代赋予中国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经典诵读 价值
自中国古代教育开始以来,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一直很高。所谓经典诵读,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最美好的时代阅读、背诵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作品。然而,现有经典诵读的价值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也没有受到学校、家庭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这就是本文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经典诵读值主要体现在人文、工具、德育和美育四个维度上。
一、经典诵读价值的人文特性
语文是最全面的基本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使日常用语更加简洁、连贯、逻辑性和艺术性。语言是人们称呼自然人和社会人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也是智慧的凝结和文化的结晶。在正常情况下,不具备较强综合语言能力的学生的性格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语言素养高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将非常严格,表达将更加有条理。语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词汇、发音、阅读、意义、情感,并发挥工具性作用。同时,语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欣赏诗歌、陶冶情操。
二、经典诵读价值的工具特性
(一)字量扩充
从小学生的读写心理角度看,他们的文化素养主要取决于间接智力,通常他们想要记住和理解这些汉字必须放在特定的或者更熟悉的环境中。小学生有更多的形象思维,他们能感知具体的物质概念,但他们不理解精神的概念或相对抽象的概念,因为小学生不知道本质,这需要在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扩大他们的文化素养。
例如,《弟子规》中有这样几句话: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通过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要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理念。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常做的事情认识“漱口”“净手”“袜”“衣”等词汇,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们的识字数量。
(二)表达提高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和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许多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写作能力的发展,认为进步是缓慢的。纵使孩子工作很努力,但他沒有取得多大进步。写作是人们心灵的镜子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表达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许多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来获得。
三、经典诵读价值的德育特性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把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才能,也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国语言中的许多文章都能体现出人类的各种美丽的思想和道德,体现了人的正直、勤劳和坚毅的人文情怀,许多作品也突出了忠诚、孝道、勤俭、博爱和诚信的标准。这些古典诗词代代相传,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正确价值观,凝聚成一个集体和高尚的品格。
比如,《论语》中的名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每一个人需要做到言行一致,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到,一诺千金。《三字经》中“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学生诵读这些名句,就会慢慢领悟其中关于勤奋学习的劝诫。《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学生反复诵读就会知道自己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做到小心谨慎,恪守信用等等。
四、经典诵读价值的美育特性
(一)语言的音律之美
经典作品的言语节奏之美主要表现在押韵、语调、节奏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经典作品中表达的情感美,无论是温暖、低微、快乐、悲伤还是凄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节奏的美,停顿可以很好地反映工作的节奏,音韵可以从发音中体现出来,优美的音乐美是通过音节的变化和音调的起伏而形成的。例如,诵读孟浩然的《春晓》,让学生把握这首诗每一句的停顿,读到“晓”“鸟”“少”时要字音延长并略带吟诵的感觉,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到“鸟”时需要将尾音上扬以示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心情,而读到“落”字需要重读,尤其是“知多少”需要放低声音以示对落花的惋惜之意。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经典的形象之美
诵读经典作品不仅能让学生感知到韵律的美,还能感知图像的美。许多经典作品都描绘了美丽的画面,创造了艺术形象,给人一种美感。当它们被阅读时,它们可以被想象复制,并能获得更多的形象美。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阅读和想象,然后加上音乐或图片,学生通常可以在他们的脑海中再现一幅画面,一个鲜活的人物。
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尤其是能够根据诵读来绘画出自己心中的意境画面。经典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形象美,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意境、人物等,以作品中美的意蕴开启学生的美好心灵。语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典诵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树人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树人的工作是第一位、重要和必要的。阅读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然而,这条路还很长而且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何晓英.高中语文课堂的诵读教学初探[J].神州(上旬刊),2015(6).
[2]吴丽娟.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3]段丽娜.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