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18-10-21海成华
海成华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正逐步渗入小学语文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更注重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本文意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塑造性极强,也就成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最佳时期。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呢?这个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从正方面来讲就是要多鼓励。鼓励是使人进步的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鼓励的学生往往更能在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精力。在鼓励中,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在应对问题的时候也更能沉着冷静;从反方面来讲就是要少批评。批评本身是中性的,如何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就要看教师如何运用批评。有些学生适合直接批评,有些学生适合委婉批评。相比较而言,委婉批评更适合多数的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种寻求保护的欲望,一旦教师进行严厉批评,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出现叛逆心理。
二、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在课堂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體地位,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语文难题时为他们指明探究方向,为学生创建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良好的氛围中一步步提升,最终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成功开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
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文言文技巧,我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文言文的翻译。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给了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汉字延伸等方式解决文言文中遇到的生词,我也会对学生做出适时地指导,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主动投入到知识点的探究中,进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课堂的最后我会询问学生文言文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听取各个教师的意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语文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五、课堂进行良好的讲评,及时给予奖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即使学生的回答或解决问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教师也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做评价。语文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和善于动脑筋、勇于创新的学生,即使他们最终的探究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表扬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婉转地提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于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热情的学生要及时给与表扬,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灵活的,只有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章海霞.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