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课外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8-10-21吴小平
吴小平
摘 要:幼儿园阶段作为幼儿学习生涯起步和开始的阶段,对幼儿的一生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不仅是在知识基础上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学习,而且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同样对幼儿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 课外安全问题 对策
近些年来,幼儿园事故频发,幼儿的人身安全存在重大隐患,这一情况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群体的高度关注,同样的也对幼儿园管理层和幼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本文将从幼儿园基础设施,幼儿自身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以及教师防范措施和幼儿园管理制度方面,对幼儿园课外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进行论述。
一、幼儿园课外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幼儿没有一定的自我防卫能力
虽然说现在很多幼儿园加强了幼儿防范意识的教学,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课外活动安全意识的灌输,但是很多幼儿园并没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进行自我防范能力的训练。这使得幼儿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二者间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幼儿的防范意识本来就不是很强,防范能力就更弱,无形中加大了幼儿课外活动中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同时,我国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过度重视幼儿人生安全的问题,但凡有一点可能会导致幼儿受伤的活动,教师就不敢组织幼儿去参加,生怕幼儿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己会承担责任。这种情况也是导致幼儿缺乏一定自我防范能力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的安全措施实施不到位
幼儿园课外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幼儿本身的原因,同样也包括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于幼儿的指导不到位,对于幼儿课外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间接的影响,但是教师的安全措施实施不到位,则是直接影响幼儿的课外活动安全。教师没有在幼儿参与课外活动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幼儿园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制度,或者教师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不到位,教师个人责任心有待加强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课外活动安全,增加幼儿课外活动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同时,幼儿课外活动中不仅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同样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幼儿在课外活动中相对自由,没有教师课堂的约束和引导,可能会误食一些不卫生、不健康的东西,导致幼儿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这同样影响着幼儿课外活动的安全。
(三)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幼儿园阶段,教師可能会组织幼儿参与一些锻炼身体的课外活动,有益于幼儿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同时增加幼儿园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不少幼儿园出现了幼儿滑滑梯,蹦蹦床,跷跷板活动中出现意外的状况,不仅令外界妄加揣测,甚至对于幼儿园和教师本身的工作提出了疑问。究其原因,是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年久失修或者受到了外力人为因素的破坏,幼儿园如果没有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就会导致让幼儿承担风险的结果,不利于幼儿园对外形象的树立,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幼儿园课外活动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重视幼儿的防卫训练
针对文中提出的幼儿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针对性的人身安全训练,在帮助幼儿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要幼儿参与课外活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帮助幼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有利于幼儿园良好形象的树立。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的训练,帮助幼儿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的处理问题,做到临危不惧,不慌不乱,合理规避安全隐患。这样做能够使得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高效,使得幼儿园纪律化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使得幼儿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全心全意的参与课外活动,提高其课外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并且监督教师执行到位
俗话说,“病从口入”,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特别是小班和学前班的幼儿,其对于食品安全卫生的意识还不够完善,对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没有清晰明确的界限,这种情况加大了教师课外活动教学的难度,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外活动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无法在相对自由的课外活动中注意到班级每一个幼儿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教师无法在幼儿发生意外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问题,也可能会错过处理意外情况的最佳时间,加大幼儿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在教师入职和培训期间做到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帮助教师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师工作期间监督教师执行到位,力保幼儿的安全工作实施到位。
(三)定期检查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保证幼儿课外活动的安全
针对文章提出的幼儿园基础设施相关问题,幼儿园首先应该保证在引入基础设施的时候,选择安全性能比较好的设施,明确基础设施使用的年限,明确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保养工作注意的事项,并且对幼儿园后勤工作人员做出明确的指示,使得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尽可能降低幼儿课外活动的安全隐患,保障幼儿课外活动的安全。同时,应该做到定期检查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协助教师课外活动教学的开展。
结语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身心还处于发育阶段,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外活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责任心,做到多方面防护,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安全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做到尽量减少幼儿园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罗玫丹.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探析幼儿园安全管理[J].亚太教育,2015(31).
[2]温海珠.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5(04).
[3]徐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引领教师正确评价孩子[J].北京农业,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