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
2018-10-21纪权铭
纪权铭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符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质,也符合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综合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探究教学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得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显得愈发重要。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起点。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僵硬的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将最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长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阻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常沟通,也不符合新课改的内在精神。探究式教学倡导的是在教学的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这也是新课改内在精神的体现。围绕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分析可知,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悟孔子理想人格、仁德。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体贴他人,即学会:“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你自己向往、渴求的事,也希望别人得到——这就是整个的律法。”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做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引导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探究经历或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启发学生运用探究能力的意识。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探究教学情境
从探究式教学的性质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可以将探究教学分为几个阶段,即起始、过程、结束等三个阶段。针对不同的环节,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在起始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将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连接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教学的中间环节,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监督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后续环节,合理布置作业,进而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例如,在“生活离不开法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導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目的地引入创设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指引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从对生活事件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激发学生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探究欲望。在领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体会法律的作用,真正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保障。
三、结合多种探究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探究方法的选用要综合考虑班级人数、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因素,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的形式进行本课的学习。对比来说,分组探究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及沟通能力,而独立探究更加侧重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独立性。将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分组的科学性,以组内平衡为出发点进行分组,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我的网络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网络结缘的故事开始本课的教学。制作调查表,全面了解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时间分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耽误了自己的学业。教师可以搜集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对学生进行警示和教育。正反事例的对比探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围绕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利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分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将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融入到课堂的探究方法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促进探究式教学课堂的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黄树祝.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47.
[2]黎昆.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