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探究
2018-10-21邱薇
邱薇
摘 要:美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操、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现如今的美术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美术鉴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创造适宜学生发展,并且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能力的高中美术课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美术作品,并提升自身的美术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美术课堂
美术是人类感受与体会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承载人类的思想,凝铸人类的精神。人类的爱、美、理想、价值、智慧、情感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时代和领域的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所体现出来。近些年,随着新课标的推进,美术教育逐渐由原来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技能与人文修养并重,美术学科也被定位为人文学科。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创新自己的课程,来满足新课程的发展。本文就是笔者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进行的一些探究,希望能与各位教师共同成长。
一、教师正确定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且自由的学习氛围,打破原有的教师“传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在美术课堂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内容与结构,要形成示范、观察、点拨、练习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方便及时的发现和改正问题。
例如,在教学《什么是美术作品》时,笔者就先带领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美”。笔者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很多生活中“美”的事物、场景、人与作品,让学生通过各种观察体会什么是美。然后笔者让学生分组探讨:什么是“美”?“我”所理解的美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有什么是“美”的?在学生能够理解“美”以后,笔者又带领学生观看了美术作品,通过作品让学生明确美术的定义与种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完成了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了“美”与美术,还调动了学生对于美术的探索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借助美术鉴赏,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在美术的教学中,鉴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赏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然而,在之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鉴赏的价值,并且会不重视鉴赏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绘画能力,却缺失了鉴赏的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重点,提升鉴赏的课堂地位,并鼓励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各异的风土人情》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为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笔者就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情境教学模式与实物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欣赏民间美术: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玩具、刺绣染织、服饰、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等,和让学生学习剪纸来体会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引导学生去感受其具有的美,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过程中,笔者也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最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操。
三、多种方式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们翻阅中外的美术历史,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杰出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发现与创新。这与美术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美术教育思维方式独特、想象力极为丰富,并且还具有很强的操作与实践性。这就要求,美术的学习与发展不能离开探索与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養。该怎么去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呢?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探究下。
(1)学会在问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首先就要发展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一般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出“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探究性学习,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敢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应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不受传统的习惯、思路、方式、方法以及原有知识的束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与途径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同时,还应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并且要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与探索得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并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雷.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79.
[2]赵淑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