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0-21毛雨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全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恰逢其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界人士、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解读。文章从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经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路径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各学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结构性;供给;需求;转型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成本上升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中国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劳动生产力增长速度过快,已经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自然环境成本这一方面,国家在自然环境的监管上有所加强,企业在污染成本和安全成本方面也大大增加,更多时间是倾向于把更多的钱放在设备和技术上,通过使用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申晓佳(2016)认为需求侧三大动力已跟不上当今经济发展步伐,“三驾马车”的需求拉动模式已无法持续。也就是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需求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消费需求始终不足。
(二)产品的供需错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查显示来看,我国的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经大于了国际上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表明在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现象,这就让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徐康宁(2016)认为从表面上看,当前我国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都是从刺激需求、扩大需求方面下手。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当前的需求不足其实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严重过剩的是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缺乏的是更加人性化的优质供给。
(三)市场机制运行不畅
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经济增长断断续续的问题,表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投资产能过剩、要素供给约束、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这些方面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在这种局势下,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等等。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徐康宁(2016)认为从表面上看,当前我国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都是从刺激需求、扩大需求方面下手。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当前的需求不足其实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严重过剩的是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缺乏的是更加人性化的优质供给。
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再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我们必须解决世界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纯货币刺激措施是不够的,必须确定作出更大的努力促进经济结构改革,使供应系统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经济在“三期叠加”阶段,面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品供求失衡和资本边际效率的降低,市场机制运作运行不畅等结构性问题,2015年12月18日-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应方面的五个关键任务。可见,供应方面的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向,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扩张经济总量,而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生产端着手,通过解放生产力,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的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的创新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水平。
二、我国目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我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叠加,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去有针对性地解决。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需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行业等。
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为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區域结构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公平。例如,有些地方享有很多“特权”政策,有些地方发展严重滞后。为此,需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解决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使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投入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快科技体制、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地实现创新驱动。
分配结构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促进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三、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供给侧改革实质是创新。因此,供给侧改革一个鲜明特点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材料、新的市场,创造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
一是关键技术供给。增加关键技术供给,提高基础性技术专利数量,是检验中国是否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对科技研究投入经费已经世界第二,科技人员数量世界第一,但关键技术供给没有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原因有:科技经费大量投入到一般技术研发,用于新兴尖端技术研究不多;研究设备陈旧、落后;缺乏世界级科技团队;经费使用缺乏激励作用。因此,我国应当着重在政府科技经费资助方向、实验室工程中心设备建设、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引进科技拔尖人才、经费使用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邓磊、杜爽(2015),申晓佳(2016)认为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资源环境、制度与创新,调整要素投入组合结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动力。马艳玲(2016)、杨家宁(2016)认为应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优化劳动力配置,改革户籍制度和住房制度(刘海凌、何眉,2016);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真正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崔晓东,2016;申晓佳,2016)。
二是创业规模供给。创新创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发展的关键供给端。自我国许多地方率先改革商务登记制度后,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如何继续保持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一是生态环境改善。美国哈佛大学一项调研表明,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才的第一要素。中国华北、华东地区空气质量比较差,秋冬时节存在比较长时间的灰霾,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不仅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寿命,而且降低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二是促进孵化器转型升级。鼓励旧工业区改造为新型孵化器,降低办公用房租金,解决创业员工住房问题,给创业企业免税。三是提高创业成功率。中国创业成功率比较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开展创业课程教育,让高校学生普遍接受创业教育,大力开展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工程。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企业和一批杰出的创新企业家。各地方政府应当邀请这些企业家组建“创新创业辅导团队”,为年轻人创业提供辅导。
三是知名品牌供给。中国许多行业的产量世界第一,但世界著名的品牌很少。我国应当实施品牌工程,在家电行业、珠宝行业、手表行业、服装行业、鞋行业、皮包行业等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品牌。政府支持“世界品牌工程”的方式主要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资助品牌宣传,通过行业协会举办国际展销会,促进产品走高端道路,鼓励品牌企业与旅游公司合作。
四是国际教育旅游供给。国际教育是中国一大短板。我国大量学子到国外留学,外国人自费到中国留学者相对较少,导致我国教育国际贸易严重逆差。我國出国旅游逐年大幅度增长,但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们应当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一批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等大学,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将国际教育作为一个重要产业。主要改革措施有:实行教师聘任制,制定科学教师评估制度,实行优胜劣汰;主动到发达国家宣传推广,制定我国入境制度,方便国外学生自由进出我国。充分发挥我国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改善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对外宣传,改进旅游签证制度。
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型升级,要化解经济下行的矛盾。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战术目标与战略目标、提升供给与扩大内需、宏观调控与简政放权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同时发力,打出一套改革的“组合拳”,存在于我国经济中的长期结构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
纵观人类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美国“供给学派”的利弊得失,总结“里根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的历史经验,已为我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论创新做好了铺垫。当下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创造出理论的时代,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创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的供给经济学”,弥补中国滞后的经济理论,用这崭新的理论谱写我们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
[2]崔晓东,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2)
[3]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
[5]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
[6]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5(12)
[7]廖清成,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J].求实,2016(4)
[8]刘海凌,何眉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看供给侧改革[J].财会研究,2016(1)
[9]马艳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J].甘肃金融,2016(2)
[10]申晓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
[11]徐康宁,供给侧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4)
作者简介:
毛雨(1983年—),女,汉族,山西,研究生在读,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