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开展高效的作文评价

2018-10-21郑佩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批改高效

郑佩

摘 要:小学阶段中作文课是重点又是难点,小学生作文评价又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往的小学生习作批改常被理解为“遣词造句的指点”、“写作知识的讲述”、“写作技能的传授”等等,教师对习作的批改、讲评总是作文教学的终结环节,而作文批改上“精耕细作”、“揠苗助长”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其实,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生的习作批改已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本文主要就习作评价方面,讨论教师在课改后面对作文批改的角色变化、态度理念、实施方法与遵循原则,使小学生的作文评价更为高效、高质,让学生更乐写、善写。

关键词:作文评价;批改;高效

作文,似乎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苦处,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在写作中体会到乐趣与成功,这是习作教学的悲哀。为了使孩子们不再在写作面前望而却步,提高兴趣变得似乎比指导方法更为重要。而提高兴趣除了指写作前的激发写作冲动以外,更应着重于写作后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直接评价与批改——这重要一环看似是习作教学的尾声,但却是激励学生下一次习作的开端。如果没有良好的评价批改,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仅不能提高,写作热情也会逐渐消退。

一、学生作文评价理念与依据

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流程的预设,以及教学行为的调节影响巨大。《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评价标准是暗含在各个阶段写作教学要求中的。概括起来,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主要有六项要求:

1、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真实、具体、有条理、通顺。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学习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注重写作过程的自审和领悟,能够自改、互改作文。

6、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根据这六项要求,我们可以明确几个在进行习作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不是作家”

纵观课标对小学生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学生的习作其实就是书面表达的一种练习和学习,并不是一种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用通顺、流畅的语句表达、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已达到课标要求了。我们不能以文学创作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来评价学生的习作,简单的说,就是别把学生看成作家。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难免有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孩子们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教师应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把”期望值”放低,在批改时”宽容”些,在保证没有语病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学生作文的原意,保护学生纯真的语言、天真的想象,绝不以老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才能避免学生产生对写作的畏惧感。

2、“老师不是习作评改的唯一实施者”

六项要求中“注重写作过程的自审和领悟,能够自改、互改作文”一项已向我们阐明”教师是小学生习作批改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是唯一实施者。批改再也不是一个单向单维、只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文字批改,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组织和依靠学生、家长、社会各个方面,多渠道三维立体的批改评价体系。”这样的话,在习作批改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同时要十分重视同伴之间带来的交互影响,还要尽可能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教育环境的教育影响。

二、学生作文评价的标准

“不要强调中心的思想性,不要强调立意的深刻性,不要强调选材的典型性,不要强调结构的精巧性。更不要误导学生记实习作虚构,绝不为胡编乱造开绿灯。”《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指出:在习作内容上,强调“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写老实话,表达真情实感”。最感动人的文字一直都是最真实的文字,可怕的倒是将习作过早的文学化,脱离课程标准,脱离学生实际,追求所谓的思想性、深刻性、典型性、精巧性、生动性,误导学生记实作文虚构,有意无意地让学生从小就胡编乱造,无病呻吟。

例如孩子们在写《父亲》一文时,有个学生把自己的爸爸写得一无是处,问题毛病一大堆,满文都是抱怨和厌恶。这时不应对孩子横加斥责,更不能令其重写个“美好的爸爸”出来,这是违背孩子意愿的,是虚伪的。如果我们能真挚地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予以沟通,达到“借文问心,以文交心”的境界,那么写作的用途和目的岂不更为深广?教师对真实文字的些许宽容能使孩子更乐于写,放心写,写实话,而且即便文中反映出了问题也不用害怕,因为老师是第一读者,能及时发现引导。所以,真实的作文才更有意义。

三、学生习作评价的遵循原则和方法

“新课标”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目前,作文评价已采用等级制,取消了分数制,通过眉批、总批来给予评价和批改。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习作评价的方法也渐渐趋于多元化、人性化、多层次、重视过程评价等特点。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要不忘选择多样化的平台,给予学生成功体验的新鲜感。对于出色优秀的作文,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展示:“作文沙龙”中的伙伴交流;家长会上的美文诵读展示;班级博客网页上的“作文推荐”;与兄弟班的习作成果交流;向报刊杂志投稿;以书信方式与社会相关单位交流;家长参与评价;参加各级各类习作比赛;将习作改编小品演出……而对于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评价的平台也可以多元化:水平相当的小组交流;一帮一的面对面评价交流等等。

当评价展示的平台向家庭、社会、学校多方位铺开时,学生从习作中体会到的乐趣和成功体验就会更加充实、新鲜,写作热情也能逐日增强。

其实,评价方法可以通过老师的智慧延伸出更多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哪种评价方法,教师都应遵循以下原则:习作评价批改评价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其中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评价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方法都可以延伸出林林总总的课题,本文只是主要从教师这一着眼点出发,旨在理清教师在评价中应有的理念和态度,向教师们提供几个评价方法与宗旨原则,至于评价的方法本文也只是“抛砖引玉”。如果我们能达成共识,那么凭借大家的智慧,定能寻找到一块最适宜学生习作的净土,让学生的书面语言在“和风细雨”中成长,让学生最终能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运用乐趣!

參考文献:

[1]刘济远.新课程小学作文导写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2]蒋蓉.语文教育新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化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上城教育研究,2004.

[4]陈文举.习作教学如何张扬小学生个性[J].小学语文教学,2003.11.

(作者单位:江西抚州宜黄水北新区小学)

猜你喜欢

批改高效
优化批改方式 提高作业实效
精雕细琢成美文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