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入手提高课堂效果
2018-10-21王小平
王小平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对教学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价值和效率。“基于标准的教学”就是要分解、细化课标,让目标更规范准确,并在每一节得到课落实。真正做到了把学科知识转化成了“学科教学知识”,并在课堂活动中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知识”。
关键词:灵魂基准点;分解细化;三维目标;四个要素
教学案例:
人物语言描写—《红岩英雄 永记心中》群文阅读学习目标:
1.了解红岩英雄,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人物语言描写—《红岩英雄 永记心中》群文阅读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交流《红岩》的相关资料。
环节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阅读,每人至少读两篇文章。(2)勾画出英雄的语言,填写表格。(3)品读英雄的话语,交流感想。
环节三,达成技能。(1)片段描写最想对英雄说的话。至少采用不同语言描写方法,时间6分钟。(2)勾画人物语言描写,自查不同位置。(3)自荐朗诵写作片段。
环节四,总结拓展。(1)总结板书(擦掉板书英雄的名字,学生大声说出来)(2)交流什么小学生怎么爱国。(3)铭记《小萝卜头的故事》中的一句话“我爱我的祖国”(4)推荐课外阅读《红岩》
环节四,作业布置。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目标基本完成,目标2没完成。
思考: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对教学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价值和效率。
“基于标准的教学”就是要分解、细化课标,并在每一节得到课落实,要分解细化课标,首先要搞清楚教学目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为什么教?三是教到什么程度?然后从《课标》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分解细化成课时目标。这节课唐老师以《课标》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为依据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红红岩英雄,激发爱国热情。2.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一教学目标抓住了两条主线:一是感受人物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二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这两点在课堂上体现得很充分,但为了把本次课堂观察的主要目的——分解细化目标落到实处,特对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目标较大,缺乏针对性
具体体现在:1.红岩英雄那么多,学生到底要知道多少,所以第一目标可以把英雄的名字指定在四篇文章中,如:江姐、小萝卜头、罗广斌等人物上。2.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的范围大,没有具体指出学生到底要学语言描写的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目标中没有具体表述。
二、目标中没有“三维”的具体要求
在老师的教学中,通过文章中语言描写的形式,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品,其实已体现了“三维”的具体要求,但学习目标中无阐述。所以,建议增加一个目标:“通过读《红岩》中的几个小故事,学习人物语言描写的几种形式,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三、目标不具备可检测性
本节课的第一目标“了解红岩英雄”不具备可检测性,要了解红岩英雄什么,到什么程度才算了解,无法检测,所以建议把这一目标表述为“铭记红岩英雄江姐、李青林、小萝卜头、罗广斌等”。
四、规范描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目标规范的描述应该包含四个要素:(l)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3)行为条件必须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达到预期的最低的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在程度。所以目标应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经过细化,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1.铭记英雄人物:江姐、李青林、小萝卜头(宋振中)、罗广斌等。
2.品读人物语言,感悟人物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通过读《红岩》中的四个小故事,学习人物语言描写的几种形式,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通过把目标细化后,老师进行了第二次上课。课堂上,学生上台写英雄的名字,品读语言,尝试运用语言的几种形式写话,说感受,课堂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达到了预期的目標。所以,细化出来的学习目标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单元目标,体现群文阅读的特点,目标表述更规范,准确。目标的范围缩小了,落实到了具体的要求上了,具有针对性,达到了“三维”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把学科知识转化成了“学科教学知识”,并在课堂活动中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知识”。
有效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出了重建教学内容的方向,引导了教学流程,为评价学生的现实转变提供了明确、有效的工具与标准。学习目标的准确设计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更是教师课程意识提升的体现,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技术路径。
参考文献:
[1]黄鹂.构建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4.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