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在急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10-21杨彦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效果评价

杨彦君

【摘 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160例患者,观察组80例经120出诊接回,对照组80例患者及家属自行来到医院。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如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病死率为8.75%(7/80),对照组为22.50%(18/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结论:院前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性创伤;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WHR2018082504

随着社会及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伤、酗酒滋事、建筑创伤、爆炸等意外事故日趋增多,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人次高6200万,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达70~80万人,创伤是指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对机体的功能或组织结构造成损伤,一般为多发伤。其特点: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院前急救其目的是把有生命危险的重伤患者与一般创伤患者分开,从而对重伤患者实施有效救治[1-2]。本文作者选择实施院前急救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急性创伤患者,所有人均符合急性创伤诊断标准。观察组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为38岁,创伤部位: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及颌面部骨折21例,四肢外伤骨折20例,胸部脊椎骨折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9例,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颈椎损伤16例,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复杂性骨盆骨折肾、膀胱、子宫破裂8例,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6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40岁,创伤部位: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及颌面部骨折18例;四肢外伤骨折20例,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8例;胸部脊椎骨折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6例;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颈椎损伤23例;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复杂性骨盆骨折肾、膀胱、子宫破裂5例。两组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是由家属或现场人员自行送往医院。观察组“120”派诊后,急救医护人员携带出诊箱和抢救仪器立即出诊并实施院前急救,出车同时联系事故现场或患者家属并进行简单指导,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切记随意搬动。到达现场后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给予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等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心肺复苏。病情平稳固定好后,患者取合适卧位,避免剧烈晃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系做好诊治的准备,缩短入院救治时间,同时与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其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病死率。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患者病死率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对比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如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总病死率为8.75%(7/80),对照组为22.50%(18/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

3 讨论

急性创伤的三个死亡高峰,第1死亡高峰:伤后数分钟,50%,严重的脑和脑干损伤、大出血等。第2死亡高峰:伤后6~8小时30%,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伴大出血等。第3死亡高峰:伤后数天至数周,20%,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院前急救人员是受过分类训练、有检伤经验的医生和医疗管理人员组成,到达现场后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患者在院前得到正确的评估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失血性休克者,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对于颅脑外伤者,出现脑疝及时使用甘露醇及速尿,并对呼吸情况进行监测。

对于胸部外伤者,应及时给予氧气的吸入,并使用棉垫加压固定;若疑有腹腔脏器损伤者,应及时监测血压,对于腹腔内容物脱出者,使用无菌器皿覆盖;若出现四肢外伤骨折者,及时进行伤口包扎后夹板固定,颈椎外伤者予颈托固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先复苏后固定:心跳呼吸骤停合并四肢骨折者,应首先进行心肺复苏,再进行骨折固定。2)先止血后包扎:开放伤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用指压。3)先重后轻:遇到较重伤和较轻伤的伤员,优先抢救危重者。4)搬运与医护一致,急救和搬运不能分家,协调一致,最大程度减少伤病员痛苦。

在严重创伤的“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4]这段时间内给予确定性的治疗可以减少死亡率的10%。急性创伤的救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尤其是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同样处于动态变化[5],院前急救的任务是开展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降低致殘率与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刚.2014年-2016年急性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06):74-77.

[2] Chao Y U,Huang B,Zhou F L,et al.Disease Spectrum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1725 Cases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J].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2014,02(01):26-30.

[3] 韩桂英.急性多发创伤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32):214-216.

[4] 杨冬梅,方园园.“急救时间窗”理论在急诊新护士教学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05(23):98-100.

[5] 杜鹏飞,赵会民.创伤出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策略与证据[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08(04):354.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效果评价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社区医生与二级综合医院专科联动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