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莫言的现代文学意识

2018-10-21李诗帆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李诗帆

摘要:作为先锋文学作家群中的一员、“幻觉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莫言小说中体现出大量“种的退化”的现象,如果单纯的视其为文学现象,而不去探究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象,那也就忽略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所在了。

关键词:种的退化;文学意识;人文关怀

一、从饥饿开始关注“人”的一切

莫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总体小说创作中呈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思想,关注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的判断,全面的拓宽、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内涵。而源起于欧洲的人文主义也在理论东渐的过程中完成了本土化的创新。人文关怀原指以普通“人”的视域去关怀人类自身、社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存问题,肯定“人”的价值、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在族群、社会发展中所占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自十四世纪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号召下在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形式的口号中,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们在自己的艺术“领地”里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关怀当下“人”的生存状态、面临的问题,赞美“人”所不断追求的自由。莫言在作品中塑造的“高密东北乡”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形成了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异”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人与事矛盾冲突剧烈,环境气氛压抑紧张、形成了命运主宰生命的结局。但细悟人物却能发现命运的重压下其对生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莫言的作品中决不缺乏对丑的揭露,甚至可以说在他的文学创作理念中美与丑是并置的。在面对丑时作者也并没有遵循传统文学理念中的批判,而是选择更具深度的人文关怀。

关注“人”的开端,起始于饥饿的童年生活。在谈及童年记忆时,莫言曾表示:“饿”成为童年的唯一印象。有媒体将莫言儿时与伙伴劈开煤块取食松香的行为理解为为“吃煤”,这样的误读可见生活在今天的人是无法真实的去了解和感受那种饥饿的。饥饿感是莫言童年真实回忆与切身感受。无数的中外文学作品中都印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人在饥饿中对尊严的要求降到最低,进食的美妙感受会让人迅速抛开一切。“食为天”这样的生命感受每个自然人都有所了解,只是程度的差异。莫言对“人”的关注的切入点即饥饿,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田间地头上土到掉渣的萝卜,在黑孩的眼中变成了惑其心神的“透明的金色萝卜”,对食物的渴求成了推动人物行动的内因果。在《丰乳肥臀》中,乔其莎根本无法拒绝张麻子对她的猥亵,她瞪着如动物一般通红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張麻子手里的馒头,饥饿战胜了理智,此时的乔其莎与动物无异。

二、“种的退化”的表现与成因

在关注现世的“人”的同时,莫言也将视角聚焦在“未来人”的身上,“种的退化”赫然成为他重点关注的问题。追溯过去,口耳相传之间的祖辈们拥有极旺盛的、极强大的生命力,而子孙辈在现世的生活中却显得越发的卑微、怯懦。小说《红高粱家族》中“我”平凡与普通在祖父辈强大的生命力映衬下显得如此弱小,攀爬在祖父背上或者在回忆“我爷爷”的强大中面对世界、保全自己。《枯河》中小虎本能地厌恶父兄的种种言行,但在权势面前却不得不俯首帖耳,在这样的弱小注定了无意义的生命的结局;《丰乳肥臀》中以上官金童为首的子女们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几乎完全失去了母亲那旺盛不竭的生命力。而与是相反的是《红高粱》中一望无际的红高粱,还有余占鳌强抢归途中的戴凤莲并在高粱地里野合,被塑造成生命力旺盛到极致的赞歌。作品中体现出的自然人性的抗争精神对历史中发生的“大事件”表现出了消解与解构。而“种的退化”的问题是由现世文明的过度发达,物质对人的异化造成的。所以莫言以反文化的姿态,将作品所描述的时代追溯到祖辈们的世界中去,《红高粱家族》中的于占鳌、《丰乳肥臀》中的我的母亲这样强大的人物成了他历史观念的主角。此外,《丰乳肥臀》中的哑巴孙不言身上体现出的强劲生命力更是“令人咋舌”:“他的双臂修长发达,肥大的、戴着洁白的棉线手套的双手各按着一个带皮扣子的小板凳。他端坐在一块红色的胶皮垫子上,垫子仿佛是臀部的组成部分。两条肥大的裤腿,在肚腹前系了一个简单的结,他的两条腿,几乎齐着大腿根被截掉了”①。伤残的孙不言丝毫没有在生活中减弱他的斗志与激情,他在上官金童与驱魔山人之间的争斗中,动作凌厉的救出被山人死死咬住的上官金童,那一刻爆发出了超乎常人的能量。而在《透明的红萝卜》里,黑孩能“用脚指头把一个个六个尖或是八个尖的茨黎撕下来,用脚掌去捻。他的脚像骡马的硬蹄一样,茨黎尖一根根断了,茨黎一个个碎了”②整个过程令人瞠目结舌,而黑孩好像失去了知觉一样表现的从容、淡定。

莫言这种以否定现状、关注个体而显示的现代意识,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人文主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用反文化、反主流价值观的创作思想,来关注“不完美”、“非理性”的人。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残缺、残疾的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先天残疾,或是苦难所致,甚至是身体健全而精神残缺。多样化的残缺人物形象成为了社会异化的产物,他们的“异常”行为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遭到世人的非议。即便如此,这些残缺的人物仍在苦难的面前却焕发出无尽的生命力。他们虽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这个世界,不能获得真正的爱与最基本的尊严,但他们没有选择低下自己的头,而是勇敢地活着,震撼人心的活着。

三、结语

“种的悲剧”在当下看来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其意义更在于对现世、现实的思考。崇拜金钱带来的异化与物质生活丰富导致的物化是当代作家集体关注的社会问题,莫言在作品中对“人”的塑造是带有呼唤、警醒性质的。

注释:

莫言.丰乳肥臀[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6.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