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高中语文的衔接

2018-10-21肖迪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诗歌鉴赏

肖迪

摘 要:随着教育新理念的指引,作为语文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潜心探索,使课堂教学不断发挥生机与活力,努力成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师。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看眼前,应抬头看看“远方”。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应根据高考语文卷纸中的考点适度调整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

关键词:语法知识 诗歌鉴赏 初高中语文 衔接教学

长时间的初中一线教学我深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我的同学有在高中任教的,所以我们在一起会谈论初高中语文的差异发行中学与高中在知识融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法知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关于语法学习的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也就是说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是应该明确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的。但是学生的语法知识仍然欠缺,究其原因,发现,教材的编排也在逐步弱化语法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初中的六册教材,只有在八年级下册的课后分别呈现了一些语法知识,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这属于教材课文之后的自读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硬性的要求,部分学生会在闲暇之余看一看加以了解,而更多的学生对于这些语法知识没有任何的印象。

另外,中招考试的试题的导向性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辽宁省历年中招语文试题卷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只有对病句的考察,其中并没有关于语法的考察,因此,在初中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提出明确的要求。

2.诗歌鉴赏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平时检测以及中招考试都是考察课内的诗歌,名句默写的形式也是填空阅读,因此,只要在平时对课内的诗歌加以了解和积累,老师给定的分析加以背诵,就可以应对中招。换言之,初中阶段,只要学生的记忆力好,语文成绩便不会与他人出现明显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认知上,初中生的心理和思维仍然停留在识记阶段,综合的分析和应用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和成熟,因此,鉴赏能力的不足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对待,在高中阶段加以强化诗歌鉴赏仍停留在背诵积累阶段。

七年级的教材改版后的五册新书共28首课内古诗词。还有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的六册教材,共有60首课外古诗词。这将近100首古诗词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求学生积累背诵。因此,在诗歌的背诵积累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做得非常到位,这为高中的诗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其中潜藏的问题,即仅仅停留在了积累层面,对于诗歌的意象,语言,情感,手法等的赏析,学生基本处于蒙昧的的状态,因此,这成为了高中阶段诗歌鉴赏的隐患所在。

二、针对初高中语文衔接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作出以下调整

1.教学课时的调整

作为初中教师的一员,我深知应该对知识点的讲解侧重加以调整,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趋实在,更趋理性。比如,在语法的讲解中,没时间也要挤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弱化部分选读课文,挤出时间恶补必要的语法知识。我们带的2018届毕业生,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做了整体的规划和调整,在初二上学期古文任务比较少的时候,我们加入了对语文语法的讲解。反馈的信息还是不错的,我们的英语老师都说:“语法的讲解,对英语语法的讲解都很有帮助。”显而易见,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句式就更有帮助的,且基本参照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中的体系,使弱化了的语法重新被重视起来。

2.学习习惯的调整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识记”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识别知识性较强的语言、字形、文化和文学常识等能力,然后让学生分类记忆。

(1)培养学生自己“理解”文化知识的习惯,指的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加以解释,是识记的高一级层级。

(2)培养学生“应用”习惯的,指的是对语文能力的灵活运用,在前两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提高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能力。可以说这几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它既考虑到初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再到应用。这一习惯的调整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整

(1)指导学生学会自觉读写,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尤其在指导学生留给自己足够的读书时间的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写作读书札记和心得。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初中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要求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所以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量。

(2)学习心里机制的建立也很重要,“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在他们心理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而研究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预测语文学习的心理活动,有效地控制学生语文心理的过程。”

4.回归字词,重视听写

在上个学期,在对提前批的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我觉得在最基础的字词上面需要在初中打好基础。讨论最后决定,我们采取最低级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字词听写。一篇课文、一个板块或者一个专题。由教师自由组合,课前复习,课堂听写,当堂订正。一个学期下来,效果显著,在学生的作文中错别字现象明顯改善,经过分析,发现我们学校在字音、字形两道选择题中。我觉得我们初中老师也可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到时候会取得效果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比如,强调背诵、强调朗读等等。

总之,高中语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继续和深入,我们初中语文的教学既要紧扣《大纲》和教材,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面对现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认真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与过渡,才能打下良好基础,决胜高考。

参考文献

[1]张伟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教育界,2013,(29).

[2]杜国平.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浅谈[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3,(02).

[3]陆文芳.“小—初”语文教学的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4]白林倩.大陆香港两地初中语文教材之比较研究——以大陆人教版和香港启思版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黄秋兰.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D].华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诗歌鉴赏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古诗鉴赏“四步曲”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