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长城》有效课堂导学案
2018-10-21许美逢
许美逢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盘旋、屯兵、堡垒、崇山峻岭”等词语。
2.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等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并尝试在今后习作中加以运用。
【知识链接】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均有修筑,秦始皇时期加以修缮。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时曾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课文中描写的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自主学习】
导学流程:自学→对学→群学→展示
1.我要充分自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扫清文字障碍,同时还能总结一下识字方法,发现易读错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易写错的字是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把它们写好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盘旋 、方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蜿蜒、崇山峻岭、气魄雄伟等。
3.通过自读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描写了长城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长城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導学流程:自学→对学→小组讨论→分配任务→找展点、预展→全班展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课文中有一句概括的话,请你找出来。
2.细读课文1、2自然段,结合插图,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等特点,理解作者观察长城的方法,想想怎样做到观察有顺序,记叙有条理。
3.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联系课文第二幅插图,想象长城的建造过程,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句,反复读,读出你的感受。
(2)理解句子
A、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三个动词及“很自然地
想起”,是说什么?
B、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达标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
zhì huì qì pò pán xuán wān yán
( ) ( ) ( ) ( )
2.我会填。
⑴本文是按由( )及( )、由( )到( )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和( )抒发了作者的民族( )和对祖国的( )之情。
⑵修筑长城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以“条石”为例,可以看出工程的艰巨性:( )、( )、( )、( )。所以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用( )和( )凝结成的。
3.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远看 ,它像 。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在组内当小导游向同学介绍长城。然后推荐两名同学当小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城。
2.小练笔
尝试着自己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再与课文对比,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知识延伸】
1.了解“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怎么回事?
2.再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名人留言: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