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课堂“读”出来

2018-10-21唐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丽课文

唐科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喜悦的经典,美丽的句点……”当这优美的旋律响在耳边,当这感人的歌词出现眼前,我总有一种愉悦的情感,而又总是不由地想起那一篇篇绽放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美篇章。精美的脸百看不厌,精美的课文百读不烦。古语中早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现在教学改革进行的如何如火如荼,“读”,都是不能替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管语文课堂如何多姿多彩,新课程如何“新”,唯有这“读”是不变的真理。

“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堂上的“读”,不是人人手拿一本书,叽叽喳喳的乱读一通,也不是能逐个把文中的字一一念出 ,就叫做“读书”了。它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年段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分层次、分类型、分步骤并采取不同形式地读。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管是哪个年段,对阅读的要求,都有一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认为,语文课堂要读得美,在步骤上,应该分为三步走:

一读,知其意。所谓“一读”,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初读。对课文初读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文中的每一个生字、词语、句子都能正确地读出来。在读对的基础上,再来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教学一篇新的课文,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向老师同学请教的方法认识后,再將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当课文已经没有文字障碍后,再要求学生能读得流畅,不拖踏,不结巴。然后再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文章的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就达到了一读知意的目的。

二读,入其境。语文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话,其实都是一个画面。或优美,或感人、或令人激动、或使人悲愤;或充满生机,或心绪低沉……当我们在读的时候,总能在字词句的描写中,在脑海中出现与语句相应的画面来。这就是说,读书要有画面感。在进行这个步骤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放录音、老师范读等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根据语言描述想象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初读过程中语言意思的理解进行加深和巩固。比如,在教学《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毛泽东的词时,我就通过范读课文,让学生闭眼想象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完之后,我请学生起来说,你听到哪一句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学生说:当他听到“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句时,仿佛看到了漫天的杨花柳絮在天空中飞扬,直飞到高高的九重霄那美丽的景象;有学生说,在听到“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这句时,他看到了美丽的嫦娥舒展开宽大的衣袖,在广阔的天空翩翩起舞的身影;有学生说,在听到“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时,那人们因取得革命胜利而激动地泪如雨下的脸跃然眼前。当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在这样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带着自己刚才的画面,再读课文。学生们在读中走进了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入迷地表情,沉浸地情感、与诗文相得益彰的语音语调,无不使这堂课精彩开来。

三读,悟其情。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意思,更深入地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心灵的熏陶和人生哲理的教育,以及对美好情感的体验,最终使自己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活产生正确、积极的认识,进而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要达到这样深层次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去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朱自清的《匆匆》,当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在理解了如“默默里”、“头涔涔、泪潸潸”、“轻轻巧巧”、“伶伶俐俐”,这一个个的叠词后,再前连后搭反复诵读所在的句子时,难道还不能感受到作者对时光的一去不复回的动容之情吗?难道还不能体会到作者因无法阻挡流逝的脚步而茫然和恐慌吗?同样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样诗意浓郁的句子,这样轻灵含蓄的情感流露,难道还不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启双唇,让我们的课堂在声声沁人肺腑。入情入境地悦耳书声中,如花儿般美丽地绽放开来吗?

在对课文一步一步深入的读中,我们对文章的意思还能不理解,对作者的情感还能不体会如自身吗?

要让课堂读出美丽,不仅仅是层层深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读的方式。

如果我们要检验课文读的是否正确,可以采用指名读,主要听读音;是否读的流利,可以采用小组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当要搜集文中信息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默读,浏览;要体会文章语句的情感时,可能老师引读,抓重点词句读。要有强调的地方,可以采用对比读。要读得有意境时,可以配乐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整齐的,自由的,大声的,低语的……

在教学《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词时,为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磅礴的气势,以及作为革命者的伟大胸襟,我采用了用李淑一的那一首《菩萨蛮 惊梦》来对比读。在凄婉的古曲声中,女孩子们细细地将李淑一在痛失亲人后的悲伤轻轻读出,特别是最后一句“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更是用又如泣如诉的声调读来,让听者和读者都不由悲由心起,清泪而下;而男孩子则读《蝶恋花》,声音低沉但不失浑厚,有失去亲人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对革命胜利的激动和对革命者的敬意以及作为革命者的自豪之情。这样两相对比,各自不同的感情表达无遗。课堂中读书声抑扬起伏,声调高低有序,节奏缓急不一,使整个课堂如一曲旋律优美的乐曲,让人沉醉其中。

不同类型的文章,读得语音语调也不尽相同。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语句,读法也因句因情而异。有抑扬顿挫、铿锵激昂的高声朗诵,有轻言细语,如涓涓细流的小声细读;也有“无声胜有胜”的静心默读。有的,要读出如高山大海般的磅礴气势,有的要读出和风细雨的轻柔宁祥;有的,要读出生离死别的悲惨凄凉;有的要读出喜从心起的愉快欢畅……不管是那一种读法,哪一种声调,都根据老师对教学的要求,对达成情感体验而定。教无定法,读亦无定法,一切,只是为了更好知文章之意,入文章之境,悟文章之情。

语文课堂是读出来的,而美丽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师生精彩地读出来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语言丰富多彩,让我们带着孩子们,徜徉于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之中,读出一节节美丽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美丽课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端午节的来历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背课文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