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8-10-21王高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

王高飞

摘要:与物理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一致,高中物理学习在整个高中课程学习中也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参与高中物理一线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些困惑:一方面,高中物理知识本身较为繁杂而且需要灵活应用的知识很多,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在客观上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讲代学,一讲到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问题,使得有些学生总感觉学习物理“提不起精神”,甚至一上物理课就头疼或者昏昏欲睡,课堂效率低下。《新课标》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那么教师该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呢?本文给出 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创新 高中物理 教学模式思考

创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既是对“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回应,也是解决目前教学实践中所面临困境的现实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教师应该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角色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这些知识,都由教师决定,通常是老师先提出问题,自己再亲自把问题解决了,这样在无意之中就把学生放到了“旁观者”“欣赏者”的位置上,使其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教和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

法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一味地靠老师讲解无法让学生获得准确持久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听讲的同学难以养成积“积极、活跃”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可能被扼杀于此!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转变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讲解、谈话、讨论、练习、实验教学等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优化处理”。比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节内容,教师在介绍完中学物理实验测量“瞬时速度”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放手让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再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讨论修正(期间甚至可以边实验边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做反思总结。

三、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板书媒介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时候板书无法形象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单纯用想象来“描绘”物理情景显得过于苛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板书展示”转变为“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维度立体展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理所当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为教学服务,让多媒体中的画面、声音等资源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的立体感受,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创新教学评价

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用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重在检查学生在单元学习(学期)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中物理学习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中间过程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由“单一指标评价”转变为“多角度立体评价”,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在教学各个阶段及时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在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做出评价时,还要注意“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等方法的综合应用,改变过于注重“横向排名”,而忽视“纵向自我比较”的情况。

以上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视的“四个转变。应当指出的是,教学活动中任何“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创新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