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的探讨

2018-10-21曹亚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原子课前预习化学

曹亚琼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的重要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这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和目的。九年级化学,有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概念性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而知识又有规律可循;其作为启蒙学科的特点:知识点多,面广,零碎,记忆成份多。作为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者,属于青少年阶段,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具备初步独立思考和钻研的能力。但自学能力差,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意义重大,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大有裨益。

一、具体做法

(1)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学习的动机不够强等特点,没有老师的适当指导,是很难像上述那样做好充分准备的。因此第一堂化学课将化学课的要求,课前所要做的准备等作充分说明,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鉴于初中化学的基础性,最基本的学习是从课本开始的。一开始,每次新课前,所要做的预习作业是详细的阅读下节要讲的课本内容2遍。由于这项工作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并以之适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我也能独立保质保量完成老师任务”的乐趣,从而对学好化学信心百倍。

随着难度的加深,预习也由基本的看书转变为通过带有质疑栏的提纲或问题式提纲的自学。由于培养了前一阶段看书的习惯,许多学生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习惯。有潜力和能力的学生,通过看书,基本掌握提纲,找出问题的答案 ,并能在质疑栏中提出问题。即使稍微落后一点的学生,有了提纲或问题作为拐杖,原来流水式地看书形式,也稍高了一个层次。如在讲《原子结构》这一内容,我先印发了下列问题,供学生自学时用:①电子是谁发现的?②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组成部分所占体积有什么不同?③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电情况怎样?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④原子核有哪些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何异同?⑤不同类原子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有一种成功的意识,趋使他们更愉快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2)不断改变教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教是主导,学才是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好的学习方法。课堂,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学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主人;教师,是培养学学习方法的主导者。“三者”缺一不可。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生厌,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绪言课的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喜欢化学。在课上,适时补充趣味实验,并为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如浓氨水和浓盐酸做的“空瓶生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表演的“清水生奶”,铝热反应代替的“火山爆发”等。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只是零碎,不易掌握。除了用故事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加强联系,如学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燃性,让学生对比总结归纳单质碳、氢气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完成:完成表格,写出典型的化学方程式:

用归纳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可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概念的教学,难懂枯燥,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用图示,模型,电教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等易混淆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运用这些概念。结果出现了像“氯化氢由氯化氢原子构成”、“水由水元素组成的”等笑话。再由同学相互讨论,纠正上述错误,使学生在笑声中懂得易混淆的概念。计算题的教学,尽量让學生多练,并能够按例题自己出题。有时,出一个题比解十个题还管用。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针对初中学生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让学生上台做无危险,可做性强的演示实验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更仔细的观察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现象如何,效果比老师演示好。一堂课的小结,可由学生自己总结,学到了什么内容。

总之,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是培养学法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学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课堂上,而不应当搞课后疲劳战。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补偿课堂的不足。显然,课堂上步调一致的教学,不一定会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到位。部分在课堂上没有真正掌握或掌握不够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补偿,这就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知道某些人的不足。平时,除了课堂教学外,要和学生多谈心,做好朋友,进行适当的情感互动,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操作后的思考

由于九年级教学内容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升学率的影响,课前预习这一关往往不能做好,给正常的化学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九年级教学时间的紧迫性,决定了教师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内,不仅要完成启蒙任务,还要抽出时间复习迎考,学生则往往注重分数而轻能力,学法的培养不能随时随地落实。

然而,正如古语所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现在,已达成共识的一种观点是:未来的文盲并非不识字者,而是那些不懂科学,不会学习的人。

猜你喜欢

原子课前预习化学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