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笋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

2018-10-21宋宪涛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根腐病芦笋拱棚

宋宪涛

1、 概述

芦笋学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芦笋本是指石刁柏的嫩茎,因其嫩茎形似芦苇的嫩茎和竹笋,故国内很多人将石刁柏改称为芦笋。芦笋雌雄异株,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受益,一般可连续采者多用加工罐头,后者主供鲜食和速冻。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有独特芳香味,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 芦笋优良品种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整个生命生长周期中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质。在芦笋大田中,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二十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芦笋良种的繁育推广,并利用该技术选育出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佳、抗病性强的优良杂交一代种、多倍体及全雄系芦笋新品种、大大推动了芦笋种植业的发展。

新品种有以下几种:鲁芦笋一号,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笋条直,粗细均匀,质地细嫩,空心率低,抗茎枯病能力强,适合高肥水栽培;芦笋王子F1, 该品种,亩产量可达1500千克以上。在山东、山西省推广种植较多,表现出很好的生产优势,深受笋农欢迎; 冠军。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笋条直,均匀粗大,直径1.2—2.0厘米范围内的占95%,是和国外杂交种相媲美的白、绿两用型品种,抗茎枯病能力强。亩产量可达1700千克以上;硕丰 该品种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与组培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芦笋新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深绿,笋条直,粗细均匀,抗茎枯病能力强,无空心,直径1.3—2.2厘米占90%,,亩产可达1700千克以上。白笋栽培最佳。

3 育苗技术

3.1 塑料小拱棚育苗

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和晚秋普遍采用塑料小拱棚育苗。他具有增温保温性能好、建造容易、造价低等优点,比露地育苗可提早30多天成苗,产量明显增加,能够为芦笋早期丰产奠定良好基础。

无论何时育苗,尽量采用营养缽育苗,这样做移栽时不伤根、不缓苗,栽后能迅速生长,对于第二年产量的提高作用极大。若要第二高产必须采用营养缽育苗。

1、 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前茬是果园、林地或葱、蒜等与芦笋同科作物的地块因其易携带立枯病及紫纹羽病菌,不宜作育苗地和栽培地。同时育苗地还要具备水浇条件和便于排水,无季风危害,环境空旷通风。前茬喷施除草剂或剧毒农药的地块不适宜育苗。

2、 育苗时间

为延长芦笋的年生长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用小拱棚育苗较为适宜,如果采用高温大棚育苗,一般可在1月上、中旬进行,苗龄达到60—80天即可在四月上旬以后定植于大田中。

3、 育苗方法

将地深翻2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N 、P K 各15%的复合肥50千克,与土壤充分拌匀,拌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土,然后整成1.2或1.5米宽的畦,要求畦面平整,土壤细碎,应留好排水沟,以便排灌。种植白芦笋亩用种量为50—60克,育苗地面积20—30平方米,绿芦笋亩用种量为70—80克,育苗地面积为30—40平方米。如果采用营养钵育苗,效果更好。移栽时便于起苗,不伤根,移栽成活率高。但因为用工量大、太费时,大面积育苗此法困难较大。

营养钵的培养土是培育芦笋壮苗的基础。培养土不仅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理化性状,要保温、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培养土主要是由肥沃的土壤、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或堆肥以及大粪干、草木灰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比例一般是:过筛后。然后每立方米再加入捣细的大粪干或干鸡粪15—25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5千克),充分拌匀后填铺于育苗畦内,厚度14厘米,将畦面整平,以备播种。

4 病害防治

4.1 芦笋茎枯病及其防治方法

对茎枯病的防治各地都有一些经验,都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压缩菌源基数和提前进行预防,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病不见病,增产又增收。一定要改变不发病不打药的错误做法。1、 在开园定植时注意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割除的病茎进行烧毁或深埋。2、 在田间覆盖地膜或稻草可防止溅雨传病。3、 适当控制植株长势,不要过度繁茂,尤其“茎桩”上萌发的细枝更易感病。为防止倒伏还应向茎基培土。4、 清园 5、 增施钾肥6、 推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7、 药剂防治。

4.2 褐斑病

参照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方法,相同的配方可以起到很好的仿效。在防治茎枯病的同时褐斑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3 根腐病

根腐病是有许多病原菌共同引起的病害,通常紫纹羽病也称为根腐病。防治方法凡以前是林地、國园、桑园的土地3年内不宜种植芦笋,因为树根的腐烂往往成为病原的繁殖地。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植株生长健壮,能显著增强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笋田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对土壤粘重的地块要经常划锄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药剂防治,可向病根部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400倍+70%代森锰锌500倍液灌根。

猜你喜欢

根腐病芦笋拱棚
不同药剂对青稞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青萝卜拱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
西班牙芦笋替代南美芦笋
随意春天
小拱棚韭菜助农增收
坐蒸汽火车游芦笋之路
拱棚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