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的新路径
2018-10-21赵淼淼
赵淼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者创设实物、表演、音乐、游戏、媒体等情境,有助于营造优雅的学习氛围,引发课堂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接近现实,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情境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的问题要高于学生的“原生”知识经验,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让学生经历认真探索来解决问题。美术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布置教室,可以用静物和学生作品点缀,使教室美观大方,充满艺术气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创作更好作品的热情。还可以运用优秀学生的作品,营造优美的氛围,让学生感受装饰画的美化、装饰作用,提高观察艺术作品的能力。
如在《漂亮的灯》一课教学中,教者在教室内悬挂花灯、准备灯谜。上课伊始,教者依次呈现陶豆灯、战国玉勾连云纹灯、战国青铜鸟盘灯,为学生讲解现在的灯饰不再是权势富贵人群的专享,而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
教师将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合,能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是将笔、线条、色彩等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借助眼睛触动人的心灵,而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进行组合,借助耳朵陶冶人的情操,两者相融相生,可以让学生获得视听的享受,还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画声音》一课教学中,教师播放轻音乐《鸟语花香》,让学生聆听其中不同的鸟叫声、翅膀抖动声,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声音好听吗?如果声音可以有颜色,你感觉刚才听到的声音是什么颜色?若要画出来,你会用什么样的线条画出来呢?”
注重启发,创设悬疑情境
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地制造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以情节短小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
传统教学中,学生为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会参考有关资料去完成作业,这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却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如在《快乐卡通》教学中,教者以课件呈现两幅作品,一幅是漫画,一幅是写生画,让学生说说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接着将写生画变成漫画,学生看着教师一瞬间变出一个有趣的漫画,感到非常有趣,就产生了掌握这个本领的欲望。教师借机引导,“大家想不想体验一下动漫的神奇?想不想拿起你的画笔,画一个动漫形象呢?”教师呈现唐老鸭、蜡笔小新、喜羊羊等动漫形象,让学生猜,再汇聚到一个屏幕上,接着教师一步步示范动漫形象的画法,学生通过动漫人物,掌握了动漫的表现方法,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动漫形象,极大地提升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回归本真,创设信息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出真实的信息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生动的信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融合起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在自主思考、讨论交流中促进理解。如在学习素描五大调子时,教师以多媒体呈现聚光灯下石膏球展现出的亮面、灰面、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五大调子,将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形象的感知。
教师还可以以教具创设情境,让学生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地学习新知,从中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感受。如在《点线面》一课教学中,教师让直角三角尺绕直角边旋转,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直角右下方的顶点经过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下面的边经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三角形的面经运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从而提高自己的感悟、理解能力。语言是师生分享知识、沟通情感的纽带,教师以简单、清晰的语言授课,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参与学习。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辅以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引导学生表达交流,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信息,提高学习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表演情境是直观的,通过表演能传达信息、增进体验。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进入状态学习新知。如在《画人物》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表演各种动作,也可以由多人表演、展示,通过表演学生增进了对人体动态特征的认识,发展了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動手、想象、创造的能力。
结语
总之,情境的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增进学生的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创设适当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提升学生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