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
2018-10-21江鸿丰
江鸿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高职高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兴趣低迷,畏难情况普遍。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运用,改变信息的呈现形式、适应学生阅读习惯,通过使用线上、线下资源相融合的一体化教材,为解决传统教材资源量有限、信息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先进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和实训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材内容滞后,晦涩难懂
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教材的内容陈旧,教材的二维平面零部件图或者装配图难懂。因此,如何选用教材成了教师的难题。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备课时间逐渐增多,而且繁忙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无疑会给其增加不少负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一体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适应了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理论知识薄弱,实践与理论脱节
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薄弱,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导致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存在脱节现象。
理论知识支撑不足,使学生在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受限。因此,高质量的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让学生通实践体验真正了解理论,强化知识点,提升自身的能力。
教学评价过于死板,反馈不及时
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在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实际,传统的评价考核往往是基于学生出勤情况、平时表现、期末成绩的综合考核。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点名会占用较多的上课时间,同时此种评价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时间差,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难以及时调整后期的教学工作方向。而通过采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地了解整个教学过程,使课程教学不断改进和创新,让课程的整个评价可控,提高对评价的针对性。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重组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部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要立足学情,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创新教材,“互联网+”一体化教材的数字资源库可将诸多抽象复杂的机械零件以动画、情景模拟、VR等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从多层面、多视角来更好地了解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此外,要随时把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在教学的内容组织方面,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项目和分任务对教学进行设计,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高质量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为了解决学生理论知识薄弱、实践与理论脱节的问题,其专业教师应该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经验的传递,倡导学以致用。教学过程采用小班化教学,把课程分化成多个实践任务,通过实训分组明确任务,由教师亲自示范,让每个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都能亲自参与。综上可知,小班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培养合作精神,而且随着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增多,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模块化小班教学,强化4S店的操作流程,贯穿7S管理理念,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教学质量。另外,通过真实体验,把学生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地激发学生们参与课程互动的热情,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互联网思维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实时反馈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收集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过程,是检验学生学习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手段。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为了使学生的评价能够更客观,我们需要对整个教学进行实时监控。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作为教师应该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地制宜,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教学中。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采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动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做出调整。
其次,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课堂派实现教师对课堂的随时掌控。课堂派依托于云存储和移动端,教师可随时上传课件、复习资料、推荐阅读、批改作业等。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我的备课区”,进行上传作业、课程资料、试题互动、课件互动、新建测试、新建话题的准备;其次,通过发布公告,让学生使用个人携带的科技设备随时进行自主预习,预习后可在话题区发起在线讨论,教师也可通过数据分析,并根据学生的预习表现进行评价,以此调整授课内容、形式和进度安排;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随时在PPT中插入互动试题,讨论题目,从而颠覆乏味的PPT授课,与课堂互动无缝融合。同时,大屏幕可实时统计学生参与互动的数据。根据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平时表现分。
再者,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随时扫二维码,通过网上微课了解汽车底盘构造和拆装原理。还可以通过AR实现人机交互,识别后可对模型进行旋转、拆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實的现场情景,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阶段,教师可在批改作业或查阅成绩时直接私信学生,告知作业情况或提供更细致的学习方法和建议,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而在课后发布课后作业时,可以根据实时成绩分析学生掌握情况的特点,通过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情况实时反馈结果,以便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
整个课程临近结束时,再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出学生本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掌握情况,将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作为期末考试的命题和设计的决策依据。此外,期末考试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操作采用工单式实操考核。这种考核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结语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对技术平台要求较高,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既能适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能力,这需要学院全方位的努力,也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总体而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