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开展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
2018-10-21马红保
马红保
把课堂理论的学习作为高效课堂教学的起点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高效课堂需要教育实践者的心灵智慧,成熟的情商,解除困惑的能力,还需要读懂活用教材。阅读能使教育实践者开启心智,解除困惑,帮助教师读懂活用教材。读懂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活用教材则是高效课堂的手段。受传统教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教师在忠于教材与活用教材之间往往是死板有余而变通不足,而优秀的教师则善于通过对教材的纠正、删减、重组、调整以及变换教学切入口等方式,把静态的教材动态化处理。优秀教师能动态化处理教材,除了受教师的专业教育影响之外,还受到所处的教育环境,生活经历,职业天赋和阅读爱好以及阅读习惯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博览群书。不仅读语文、数学等专业书,教育心理学理论,还要广泛涉猎人文社科科学类知识。
此外,也要阅读一些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诸如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北京师大教育学家肖川的《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学生》,陈大伟的《有效观课议课》等。因为阅读,我们教师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心灵变得敞亮,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提升;因为阅读,我们教师的整体理论素养逐渐提高,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
把思考看成专业发展的生长点,带着思考去教学
“理论学习+对经验的反思=专业成长”。思考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素养和品质。在课堂中听到学生对问题的精彩回答,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动起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期盼。而教师应当把教学进展慢下来,让学生把他们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一位名师说:“ 一堂好课,并不在于任务完成得如何完美,方法策略如何多样,学生领会得如何流畅,课堂容量如何丰满,而是学生有没有问题生成的情景,有没有思维火花碰撞的机会和思想的自然流露。”
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需要思考,思考是通往问题解决的必经之路。面临问题如果自己不能积极思考,妥善解决,问题就会成为课堂教学高效的负担。这样,不只是教師本人的不幸,更是学生的不幸。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善于思考并解决问题,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困难是一项十分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工作之余应常常让自己的大脑处于思考状态。一是用大脑扫描之前的工作还有哪些问题和困难,直面这些问题和困难,绝不找理由逃避,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用大脑确定当下的工作思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有效,如何做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把教育理论视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研究并熟悉高效课堂理念和模式
李炳亭所著《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介绍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用的有“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当然,我们可以借鉴名师名家的模式,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不管使用什么模式,但我认为高效课堂模式应该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自学、展示、反馈”的教学流程。只有我们在理论上吃透了,才能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时,高屋建瓴,真正领悟人家这样做的原因,并发现其不足,将他人的方法内化后研究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
苏鸿主编的《高效课堂》从课堂系统的优化,教学行为的转变两个侧面深入剖析和诠释了“高效课堂”,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备课是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上课是在过程中彰显智慧的力量,说课是在交流中诠释教学的意义,听课是在观摩中把握课堂的真实,评课是在反思中引领教学的改进等等。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对新课标的研读,对学情的研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在熟悉《课标》要求的情况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问题就会比较轻松,因为高效课堂的一些理论,本身就是《课标》的要求。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微信,QQ群、校训通、E学为教师与家长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通过这些工具传送到了家长手中,使家长心中有数,家长可以起到监督作用,避免了学生漏登记作业或少做作业的现象。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联系家长,而教师的教学动态也能够通过E学,使家长随时地了解。家长也可以向教师提一些合理化的意见,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此外,学生的作业情况、阅读情况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反馈给教师,从而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一些纠错和辅导工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二为一,是向高效课堂迈进的有效途径之一。
结语
总之,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目标明确,教法得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员参与,使其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