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
2018-10-21刘梅
刘梅
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信息化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这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学校的管理层面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与机遇,是我们当前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小学教育具有该阶段的教育特征,因此针对小学阶段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也必须要符合小学阶段的特点,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同时针对小学教育管理者也应该采取专业的措施,通过思想上的重视、团队的建设、科学的管理评价机制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这需要我们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笔者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几点探索建议,希望能对当前新课改下的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有所助益。
加大宣传,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重视水平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首要措施就是要通过大力的宣传,引起从业人员包括小学教育的教师与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育管理需逐步向信息化的方向转变,这也是新时代互联网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加大宣传需要从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对于一些老教师与管理者来说,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并不是特别容易接受。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从管理层开始组织自上而下的严密培训,帮助这些老教师和管理者扭转观念,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邀请对信息技术掌握得比较好的先进典型做出示范,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普及,还可以邀请专业领域的信息化管理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教师上岗之前能够做到信息化管理水平达标,并最终通过各项宣传,使大家从内心深处意识和感受到信息化管理对于现代化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的益处,这样大家才能投入精力,认真学习,将信息化管理自觉主动地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中。
注重技能,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综合素质
加强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提高信息化的使用技能,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加强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新课改提出的口号,而是需要真正地落实到教学管理中来。
纵观之前的小学教学管理,其往往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大多属于兼职岗位,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升信息化管理与使用水平。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下,首先在招聘环节就要加大对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迅速壮大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除了招聘人才以外,对学校原有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也要注重,并不断地督促其提升,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的形式使其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化应用教学大赛来进行教育评比,对于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熟练精湛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支持,同时加强对其他人员的指导。此外,小学阶段的信息化改革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除了掌握专业的信息化技能外,还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信息化技术是一门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科,没有一步到位的捷径,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学校也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创新,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学习先进的例子,将信息化教育引入教学,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新浪潮中培养出一批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结合考评,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考核机制
进行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改革必须要完整并系统,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从思想上引起大家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建设一支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完善的信息化评价考核机制。信息化评价考核机制相较之前的考核应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不能停留在过去简单的书面考核,信息化管理考核评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只是对最终结果的评价。因此,在信息化管理普及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大家的反馈,评价考核机制的建立要充分地吸取大家的意见,同时还必须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对从业人员的考核要设立有层次的标准,保证其循序渐进,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提升全校人员的综合信息化使用能力。
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除了传统机制对从业人员的信息使用能力的年终考核,还应该从多方面下手,比如对信息化管理水平理念的认识和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建议等,这都应该成为其平时日常表现的重要考核方面。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可能在短时间内其使用水平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在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时,要考虑到对老教师采用转化的方式方法,用老教师能够接受的方式来逐步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
总之,一套完善良好的信息化管理评价机制可以成为良好的助推器,激发教学管理者不斷创新思维,让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教育改革趋势,不断提升自身使用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加强信息化技术学习,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应用到小学教学管理中,为小学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