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研究

2018-10-21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吕晓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5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无菌风险管理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453000)吕晓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2~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设立每月考核制度,以此来提高成员的专业水平及重视程度,并培养其风险意识。②讨论分析感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原因有以下几点:监督机构缺乏责任感,监督力度不够;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风险意识薄弱,实际操作不熟练,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血液透析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未能贯彻无菌操作等。③由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开会讨论,对提出的原因一一剖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流程制度、专业培训、重点注意及加强督导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步骤。④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操作、风险意识、个人素质等。专业知识包括血液透析相关护理内容;技能操作包括护理过程中如何保持无菌操作,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方法等;风险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护理工作等。个人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肩负高度责任感。⑤严格贯彻无菌操作,重视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联合其他科室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护理环境的无菌性,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进行穿刺导管时具有绝对的无菌条件,并尽量缩短侵入性治疗的操作时间。⑥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护理操作、环境卫生、无菌处理进行严格的督导,定时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将责任划分到个人身上,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督导工作,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附表 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n,%)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1]:①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间,导管出口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发热、渗出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接受外周血培养、导管血培养,结果均显示为阳性,且菌种相同;③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拔除导管后上述症状消失。上述三点内容符合其中一点即可确诊。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会延迟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病死几率及经济成本等,如何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2]。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及风险意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及综合素质。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熟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原因,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开展工作,不断发现护理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其抗感染意识得到提升,操作行为不断规范,大大减少了护理缺陷事件发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全面的、连续的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通过对护理技术操作进行程序化和操作标准化,增加风险意识,大大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从而提升了临床护理管理治疗的水平。

综上所述,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提升医院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可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无菌风险管理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