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分析

2018-10-20崔耀运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施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崔耀运

摘要: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情感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4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字的美,再加上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只有学生用心才能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还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情感教育的实施,能够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而且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周边的事物充满好奇,这种好奇会趋势小学生探索、追寻答案。但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阅历都比较浅,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较弱,所以自身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就比较差。如果这对不能对其进行科学教育,他们很容易误人歧途,对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而情感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还能提升心理素质,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1.2 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教育中最突出的特点为能够在不被发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心理、情绪及思想变化。语文学科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所以,情感教育的实施对小学生情感体验丰富、陶冶情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还能使学生养成正直、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

1.3 净化学生心灵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非常单纯,但是在互联网社会中,由于受到各种网络信息的干扰,对小学生思想造成了严重冲击,再加上小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在网络负能量的影响下走上弯路。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还能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对错的判断能力,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思想观念。除此之外,情感教育的渗透还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在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时加强情感体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1 挖掘教材情感元素

通过对小学语文创新课题形式进行审核及认证,能够发现小学生热爱中国文字和文化思维的重要意义,可以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探索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审美情趣及综合素养。基于上述种类的教育资料,大部分都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而且该种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的民族情感方面的《开国大典》、历史生活层面的《荷花》以及亲情友情层面的《他是我的朋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特定内容为主进行情感侧重点的开放,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方案。比如,在语文S版小学语文《我不能忘记祖国》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宋庆龄说了两句话“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充分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热爱。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在人物形态、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陈述的,具体化彰显作者情感,能够加深度读者的认知,在挖掘教材内部情感元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2.2 营造科学教学情境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较为松散,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教学情境。目前,网络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各种教学课件应该准备完全,在保障文章基本情调的同时,应该制作各种各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视频,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与教师一起感受文章的內涵,深入到作者创造的情景中。比如,在语文S版小学语文《小兵张嘎夺枪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文章,之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应的片段,呈现出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加深对文章的进一步认知[2]。

2.3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情感,还能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章内容、感悟人生,从而快速进入到课本情感状态中。除去课本内容,教师应该在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课外教材,实现学生自身情操的陶冶。比如,在语文S版小学语文《萧山杨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生字、生词标注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朗读课文,之后通过分组进行竞赛,充分感受文章中体现的情感。在引导学生有情感朗读的背景下,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思念,加强学生思想情感。此外,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赋予学生讲话的权利,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4 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课本知识中包含的情感,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珍惜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比如,在语文S版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讲解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茶、倒水、洗脚等,也可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个礼物。要求学生观察父母的表现,就能认识到平时对父母的忽略,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好的对待父母,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3]。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性人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挖掘教材情感元素、营造科学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学等方面入手,落实情感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维明,黄丽萍.探析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18-118.

[2]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119-121.

[3]韦彬冰.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J].科技视界,2012(15):146-147.

猜你喜欢

实施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