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在朗读教学中熠熠闪光
2018-10-20华春艳
华春艳
摘要: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抓好朗读训练,用智慧的评价语言和巧妙的评价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评价,让评价在朗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朗读教学;鼓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63 - 0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词句的含义,更好地领悟课文的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积累丰富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朗读是感悟语言,激发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朗读中,学生能够充分地感知文本的意境之美,能够和作者的情感相融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评价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在朗读中的评价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朗读评价中善于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学生读完课文,不能只是说一个简单的“好”、“真棒”。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喜欢得到他人的表扬和鼓励,更何况是儿童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用动情地语言给予学生诚恳地评价,“你读得太精彩了”、“你不仅读得好,声音也很好听”,必要的时候,老师的体态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满意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热烈的掌声,一个深深的拥抱,竖起大拇指等等,都能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关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的朗读不好时,教师可从其它方面给予鼓励:“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真勇敢,在这么多的老师面前朗读一点都不害怕!”,“你没读错一个地方,看来你预习得很认真,你有好的预习习惯,太了不起了!”只要教师对学生满怀着期待与爱意,总能从各个不同的学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来讲就是一剂兴奋剂,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2.朗读评价中的激励性语言要丰富多彩
评价的语言切忌单调、重复,不能泛泛而论,要有新鲜感,要丰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在学生朗读得感情充沛,人情入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充满激情地评价:“你读得太棒了,请你再把这一段读一遍,让大家跟着你学。”“你的朗读水平超过了老师,祝贺你!”“你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等等,在教师真诚的赞美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竖起大拇指,点头微笑,鼓鼓掌,或开展评比活动,评“百灵鸟”、“金嗓子”、奖给他们一颗星星,这样都会激励着学生努力创新,不断进取。
3.在评价中引导,在引导中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课文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在互动中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增强学生把课文读好的信心,如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一名学生朗读“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這一片段时,总是读不好。我说:“你别急,想像课文的画面,再用心地读一读。”他照我说的那样做了,果然第二次朗读得有滋味了。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他第二次的朗读确实比第一次好,但读得还不算好,我可以试试吗。”我微笑着点点头,同意他试着朗读这一段,可他却读得软绵绵的。我说:“你很自信,很勇敢,真好,这是好事,我教你个秘诀,你带着对洪水的畏惧,再次读一读,看看是否好些。”结果第二次的朗读进步了很多。这样评中有导,导中有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4.评价方式要丰富,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是一种能力,是一门艺术,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评价方式不应该是单一化的,评价形式要多种多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朗读兴趣。有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一堂课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课文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训练,绝不可以牵强运用。语文课只有琅的读书声,才会有融融的情境
如教学《女娲补天》一课,一位同学读完“不知烧了多少天火,炼了多少石子,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一句后,一位同学这样评:“他读得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响亮。”另一位同学评价道:“他其它地方读得很有感情,但‘从不一词没有重读,因为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她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人们着想,所以这个词要读得重一些。”第三个同学说:“我也有同感,为了解救人们,女娲很勇敢,不辞辛劳,因此要重读‘从不这个词语。”这种生生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可见朗读教学中,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会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
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朗读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朗读的内在动机,使他想读,愿意读。评价要中肯,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无根据地乱夸,如果每一次学生读完,都是一味地“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读得真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自己的朗读究竟好在哪里。因此,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实实在在地给出评价,让学生知道读得好的地方,对不足之处还要婉转地提出建议。比如学习《孔子拜师》这一课时,一位学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一句时,我说:“你读得很用心,但读得速度快了,没有读出路程的遥远和孔子的艰辛。”第二位同学读完后,我这样评价:“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路程是那么的遥远,孔子翻山越岭,终于到了洛阳,真是太不容易了。”之后,我又让一位学生进行了朗读,感情充沛,语调语速拿捏得都很到位,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种实实在在、恰如其分的评价需要教师有敏捷的思维力和敏锐的语感,对于学生来讲是有些难度的,但是经过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定会慢慢地掌握这种评价的尺度。
6.结语
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促使课堂上朗读评价意见的活跃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使语文课堂更加的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会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参考文献:
[1] 于龙.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 (08):73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