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2018-10-20钟佛堂
钟佛堂
摘要: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有这样的体会:学习的的知识量和知识点明显增多,知识的理论性强。用思维导图这种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可视化思维工具进行协作学习,是初中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应用性价值,不仅仅很好地满足了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终极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178 -01
引言:思维导图在各个方面应用都极其广泛,但尤其是在学习上影响最为深远。思维导图应用包括图片、图形、词语等信息表征工具来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实现概念表征的可视化。它的应用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目前初中学生学习内容多且深奥,其负担和压力越来越大,要提高学习效率,不仅要有好的状态和好的习惯外,好的学习方法和工具也尤为重要。
1.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较弱
由于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知识量大,老师过于重视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和练习题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虽然学习了语文知识,却无法对日常的表达能力进行提高,在日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让别人误解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如此一来就不利于学生丰富知识面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由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状况,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过分的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逐渐下降,在作文书写抒情以及日常口语表达上能力较弱。
1.2 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以老师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知识进行灌输是教师教學的主要方式,传统模式下的教师认为,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就能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教师课堂上讲授的主要内容都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教师通常会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有做不完的题,通过实实在在的题目训练达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熟练掌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
2.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2.1 运用思维导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做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后反思笔记。一般的笔记是对老师课堂内容机械的基本复制,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记过的笔记也没有时间去整理和复习。而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效率高、篇幅小、有重点、有层次、有结构,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参与语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内自主学习的效率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思维逻辑训练以及运用实践的过程。即语文教学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进行训练,而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使得学生在对文字进行图形转换的过程中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从而促进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提升课外拓展阅读的能力
思维导图将文章的内容和之间的联系组合到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借助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和文字处理的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除了课本知识以外的内容。
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3.1 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材
教育者要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来自行分析课文,从而将思维导图与自主学习巧妙的结合到一起。为此教育者可以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解一下鲁迅先生人生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经历和转折。然后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学习小组明确一级分支中的内容,并让他们分别从环境、任务、情节以及主题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分析文章内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后再进行汇总,由所有组员共同研究补充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
3.2 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学会归纳
由于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较多,因此学生在复习内容时比较容易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学生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有的同学喜欢拿着书本没有目的和规律地背诵,知识都是一些杂乱的碎片,对知识的掌握是欠缺的。而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弊端,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零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强化学习效果。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建立知识框架,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生成一张清晰而形象化的综合性大图。根据该图逐一回想课本中的具体内容,深层次理解各章节间的关联,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使学生不用担心复习的内容多而乱,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
3.3 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拓展延伸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程中,教育者通常会先将文章分成多个自然段,而后让学生按顺序阅读文章后总结中心思想,这种直线型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了很多的弊端。善用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例如在《昕听那冷雨》这篇散文,其中心为“雨”,余光中从多个方面来着手写雨,首先是“联想雨”,其次是“听雨”。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此篇文章的情感脉络与写作结构,并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作者如何由雨产生一系列的思想情感,学会联想和想象。
4.结语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的引入以来得到了良好的教学反馈,采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教学,除了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还能激发其勇于探索语文知识的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大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所以思维导图对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大力的推行思维导图法,使之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轶文,“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 14):44 - 46.
[2] 张中文,马德俊,谷素青,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 (12):53 - 55.
[3] 蒋金娣,让思维导图成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拐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25 (12):120 -124.
[4]袁衍萍,何建波,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 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