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发展

2018-10-20姚箭标覃远军黄钊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挖掘传承发展

姚箭标 覃远军 黄钊

摘 要: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壮族属于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及贵州从江等地,壮族人民是世世代代居住在岭南的土著民族。壮族传统文化是广大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发展方向、建设进步的精神财富。但就现阶段的壮族传统文化来看,对于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传承出现危机,且发展面临问题。因此,有效的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及发展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挖掘;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及建设先进文化的主要目标。壮族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壮族的语言文字、铜鼓文化、歌圩文化、壮医文化、壮剧文化、壮锦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多种形式。为了分析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及发展措施,笔者针对现阶段壮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文化的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

1 现阶段壮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的壮族传统文化挖掘、传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对于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大,传统文化的挖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对壮族文化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不够深入,未能建立相应的舞蹈、山歌、戏曲、族谱、题刻及诗词等方面的档案,对于壮族宗祠文化、民俗风俗、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及民间经典故事等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及承载,使得壮族传统文化无法发挥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壮族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缺乏相应的强化措施,青年群众决定着文化传承及创新的活力,但是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潮流的转型变化,壮族地区的大部分青年涌入发达的大城市谋生,使得壮族传统文化出现无人传承的局面,加上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冲击,使得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阻碍。像笔者所在的广西桂平市石龙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蝴蝶舞和春牛舞,由于年轻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从而使表演春牛舞的人越来越少,基本上是由中老年人在传唱和跳舞。像三江春牛舞,表演者的年纪都很大,如陈瑞道80岁,陈超先77岁,陈有显85岁。另外,现阶段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多数政府只重视眼前的礼仪,将壮族文化发展推向难以适应的节奏上,使得发展变得阻碍重重。若果再如此下去,这些优秀的壮族传统文化离失传也就不远了。

2 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文化的意义及具体方式分析

2.1 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意义

壮族传统文化是广大壮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壮族传统文化是壮族的血脉,是广大壮族人民的精神依托,壮族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后出现较多的优秀文化形式、文化作品,经过壮族文化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已经形成较为独特的壮族风情,不断的激励及引导壮族青年群体们投身社会发展建设。进一步的挖局壮族传统文化,对其进行相应的学习、了解及发扬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壮族人民认识壮族的形成、发展及变化过程,牢固壮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壮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中能很大程度上发扬壮族人民豁达、宽容及海纳百川的心态及处事方式,充分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文化,能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来庸俗、低俗及媚俗的歪风邪气,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疑点,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及发展是壮族建设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壮族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帮助壮族人民培养文化自觉及自信意识,增强壮族人民的自尊心及自豪感,提高壮族人民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2.2 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措施

2.2.1 加大传承及保护壮族传统歌圩文化的力度

壮族民歌文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载体是歌圩,歌圩属于壮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壮族歌圩文化具有较为深远的研究价值及传承意义。在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及针对性的歌圩场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进行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建立壮族山歌队,设置相应的山歌传习馆,聘请专业的壮族老歌手进行指导教学,引入相应的教学教师,培养壮族歌手,针对相应的民族传统节日举行相应的山歌比赛活动,通过补贴、比赛奖励、荣誉称号等形式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歌圩文化的发展。

2.2.2 在挖掘壮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寻找共识

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过程中应重视对基因式的分析及探究,寻找壮族文化灵魂,针对壮族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之后,创建相应的壮族传统文化档案数据库,将壮族谚语、诗歌、歌曲、方言、文字、语言、戏曲、民族及宗教等进行归档存储,在壮族传统方土人情、民间流传的经典故事、民族信仰及宗祠文化等方面寻找价值方面的认同。还应针对壮族传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中进行相应的挖掘,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相互比较的情况下寻找两者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达到共识的基础上建立全新的价值秩序及认同感。此外,还应重视壮族传统节日节庆中挖掘相应的文化,与汉族传统节日相同,壮族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完整性的民俗体系及制度,在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利用节日的时间节点,通过节日的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共同发展。

2.2.3 培养传承文化的民间艺人,结合现代因素,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传承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点,针对壮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壮族民间艺人,认清民间艺人的重要性,唤醒全社会对民间艺人的高度重视,重视技艺产业的传承及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式培养全新的民间艺人,使得壮族传统文化有传承者。此外还应在壮族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让文化的发展贴近群众生活,运用人民群众喜爱的媒体舆论导向推广壮族传统文化,营养尊重文化、传承文化及发展文化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在壮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及发展过程中应立足于现阶段壮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认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清挖掘、传承及发展壮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实施相应的挖掘、传承及发展手段,提高民眾对于壮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及理解,提高壮族传统文化的推广度及传承度,把现代元素融入壮族文化的发展中,使其与群众的期盼相呼应,与时代的发展相合拍,才能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锦发.文山壮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J].民族论坛,2015(10):107-109.

[2] 蒋平.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变迁[J].广西民族研究,2015(05):99-105.

[3] 覃主元.对壮族传统文化的几点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144-146.

[4] 潘春风.对古老壮族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1988(04):17-26.

猜你喜欢

挖掘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