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自信

2018-10-20郭雅琼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新媒体大学生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媒体境域下,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存在着现实困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科学原则,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多途径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文化自信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文化自信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性内涵,新媒体时代建设文化自信面临很多挑战。本文主要了解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建立文化自信。

1 文化自信概述

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自信赋予时代性的内涵。现如今,人们所说的文化自信是更加深厚、更加广泛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与发扬。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文化的信仰对于人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深刻影响。所以,文化自信的建立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实现我国伟大的民族复兴具有深层次的意义。

2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途径

2.1 挖掘文化资源

借助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方面的自信进行培养,最核心的工作内容便是对文化的资源库进行建设,资源不仅涵盖文学、历史、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应该涵盖地理环境、建筑、饮食文化等内容,甚至可以涵盖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高等教育院校能借助新媒体平台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推送到学生们手中的终端上,借助学生们对这些容的阅读以及分享。通过有趣、好玩的传播手段,在促进高高校中华文化教育机制与传统文化之间紧密联系的同时,让学生和校园之间联系也更加紧密。

在大学生中公众号“南航徐川”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这个公众号的作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叫徐川的老师。徐老师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掘,在其公号中设置了“节日谈”的栏目,通过微信推文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分享给同学们。

其推文的内容不仅包含对传统节日的解读,还有对现代节日的分析。其中《端午节里谈文化》这篇文章中,徐川老师以端午节为切入点,对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号召读者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归纳以及选择性集成,对中华文明的血脉进行继承,在他看来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不应该过分借鉴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因为一个再强大的国家也无法在他国的文化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同时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抛弃自己骨血里已经携带的文化基因。这篇文章发送之后引起疯狂转发,激发起人们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潮,得到很多热的认同。通过大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留言可以看出,其文化自信得到了激发,这就说明借助这种方式进行文化教育是具有意义的。

2.2 创新培育形式

我国的文化内容不仅包含自古传承的传统文化,还有在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崭新文化。然而在实际的培育中,由于很多文化内容涉及面光,所涵盖的内涵以及哲理也十分深刻,不接地气和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借助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方面的自信进行培养时,一定要借助新媒体方式将这些文化转换为图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了解,同时借助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增加传播的互动性以及形象性,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中华文化进行了解,让其能够在有趣愉悦的氛围内,感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新媒体上炙手可热的徐川老师,为大学生用户不提供的不仅是文字,其还和自己的同时成立了一个视频小组。借助生动的漫画形式,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用小視频的方式对一些时事热点以及重要精神,这些看起来十分高大、不接地气的理论知识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读。由其团队创作的《一分钟共青团》、《一分钟核心价值观》等视频在发布之后,立刻在网络上引起热体,播放点击量突破两百万次。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育能够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把传统文化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转换后,借助网络的形式进行分享传播,提升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2.3 加强平台建设

现阶段,不少高等院校都申请了自己的微信以及微博账号,可以充分借助这些平台的舆论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自信培育。新媒体舆论是由新媒体平台上的所有言论、跟帖等一起组成的,在传播方面其具有自由、开放以及互动等特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而且在个别有争议的问题上形成广泛讨论,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大致的思想动态。所以,高校需要提升在平台方面的建设,对讨论的主题进行一定引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育。

2.4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加强课外实践培养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能否做到文化自信,也是由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他们文化自信的提升与他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环境和条件紧密相关。生活于新媒体时代的当代大学生,网络上各种文化思潮对其思想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课外实践的作用,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文化自信。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有效路径。课外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高校要积极结合网络平台,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方面,结合国家发展趋势、学校发展要求,开展相关主题的校内文化实践活动。

结束语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地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坚守中国文化阵地,真正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国学要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曹泽林.国家文化安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4]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郭雅琼(1995-),女,汉族,籍贯:北京市海淀区,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政治文化和协商民主。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